返回 历代帝王之汉武大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3章 主父偃的奏章[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一天,皇上召见汲黯。
    汲黯哭着对皇上说:“我原以为到死也见不到陛下了,想不到陛下又起用了我,但是,我多年来一直有病,难以胜任太守之职。我希望当个中郎,出入在您的周围,随时做些拾遗补阙的事,这是我的愿望。”
    皇上说:“你是嫌淮阳太守这个职位低吗?很快我就会召你回来的,只因现在淮阳地方官民矛盾突出,只好借你的威望去治理,你去了即使躺在家中,形势也会变好的。”
    汲黯向皇上辞行后,又去拜访大行令李息,他说:“我被打发到外郡,不能参与朝廷的议政了,可是你要注意,御史大夫张汤的智谋足以驳回他人的批评,奸诈足以遮掩自己的过失。他专用巧言谄媚之语,能说会道,但从来不肯替天下人说一句公道的话,而一心迎合皇上的心思。皇上不喜欢的,他就顺其心意加以诋毁;皇上喜欢的,他就跟着赞叹。他总爱生事,搬弄法令条文,内心奸诈以逢迎皇上的旨意,外面又有一群恶吏助长他的威势。您位居九卿,若不及早向皇上进言,将来您和他都会被诛杀的。”
    李息畏惧张汤,始终不敢向皇上进谏。
    汲黯到淮阳治理郡务一如往昔作风,不久淮阳郡,政治就清明起来。
    后来,张汤果然身败名裂。皇上听说汲黯当初曾对李息说过那番话,就判李息有罪,并让汲黯以诸侯国相的品级继续掌管淮阳郡。
    郑当时,字庄,陈县人。他的祖先郑君曾是项羽手下的将领;项羽死后,不久就归顺了汉朝。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汉高祖刘邦下令项羽所有的旧部下在提到项羽时都要直呼其名,唯独郑君不服从这个诏令。
    高祖下旨把那些肯直呼项羽名讳的人都拜为大夫,而把郑君赶走了。
    郑君死于孝文帝时。
    郑庄喜欢仗义行侠,曾解救梁孝王的将领张羽的危难,声名传遍梁、楚一带。
    孝景帝时,担任太子舍人。每逢五天一次的休假日,他总是在长安郊外置备马匹,骑着马去看望各位老友,或者是邀请宾朋做客,通宵达旦地忙碌,还总是担心有所疏漏。
    郑庄喜好黄老的学说,仰慕,敬重长者,唯恐错过机会见不到。
    虽然他年纪轻,官职卑微,但所交游的都是祖父一辈的天下名士。
    武帝即位后,郑庄逐渐升迁,先后做过鲁国中尉、济南太守、江都国相,后来升到九卿中的右内史。
    由于在武安侯田?和魏其侯窦婴的纷争中处置不当,被贬为詹事,后来又调任大农令。
    郑庄做右内史时,经常告诫属下官吏说:“有来访者,不论尊贵或低贱都要马上通报,一律不得让客人在门口久候。”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因此,无论多么低微的客人拜访,他都恭敬以礼相待,很能礼贤下士。
    郑庄为人廉洁,又不添置私产,他的官俸和赏赐都用来供给各位年长的友人。
    由于家境不富裕,他所馈送的礼物,都是些用竹器盛的食物。
    每逢上朝,遇到有向皇上进言的机会,他必称赞天下德高望重的长者。
    他推举士人和下属官吏的时候,津津乐道,饶有兴味,时常称赞他们比自己贤能。
    他从不直呼官吏的名字,与属下谈话时,也小心翼翼,生怕伤害到对方。
    听到别人有好的建议

第313章 主父偃的奏章[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