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地球交响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8章 吕梁:太行西麓的沉默与酒烈,黄土与江湖之间的骨气之城[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是吴阿蒙。
    nbsp榆林的风还没完全退去,沙粒在我行李缝里、鞋底之间仍有余温。我踏着这股尚未冷却的风,翻过黄河西岸的曲折山道,走进了山西西部的群山之中——吕梁。
    nbsp说起吕梁,大多数人想到的是高原、黄土、山路、酒,还有那一代抗战英雄的峥嵘岁月。但真正走入这片土地,我才发现,它的沉默,远比它的烈更让人动容。
    nbsp吕梁是太行山的西麓,是黄土高原的南北中线,是晋中与晋南、陕北与晋西的交汇点。
    nbsp它的地貌,既不像北方那般旷阔,又不似南方那般婉转,而是一种向内的折叠,一种不动声色的厚重。这种厚,是由黄土积累成山,由时间压成脊梁的。
    nbsp我来,是想亲自走进这片“烈性土地”下的柔性血脉。
    nbsp一、汾阳街巷:酒香弥漫下的沉静日常
    nbsp我的第一站,是汾阳。
    nbsp汾酒之名早已名满天下,但我更感兴趣的,是酒之外的人间。
    nbsp清晨,我走在汾阳老街。街道不宽,石板铺地,巷口挂着一块牌子:“杏花村街”。
    nbsp一个酒坊正在蒸馏,热气升腾,香气扑面。一位中年酒工正在摇动酿酒车间的锅盖,额头上的汗水在晨光里闪光。
    nbsp我走过去问:“这香,是你做的?”
    nbsp他笑了:“酒不是我做的,是我爷爷留下的,锅炉是他修的,我只是守着。”
    nbsp“你为什么不去城里?”
    nbsp他说:“哪儿也不如这儿踏实,酒就在地下,我就在上头。”
    nbsp我明白了,这不是商业,而是血缘。
    nbsp我写下:
    nbsp“吕梁的酒,不是烈在喉,
    nbsp是重在心;
    nbsp她不是为了让人醉,
    nbsp是让一座山一代人都稳。”
    nbsp二、文水县窑洞:土墙深处的手工火光
    nbsp第二日,我去了文水县的一处村落。
    nbsp这里有一片尚存的土窑民居,依山而凿。村中有一户手工陶艺人家,仍在用传统土窑烧制日用陶器。
    nbsp女主人正在给陶器上釉,男主人在窑前守火。我坐在窑边,与他们攀谈。
    nbsp女主人说:“我们家四代人都烧这个罐罐。”
    nbsp我问:“现在还有人买?”
    nbsp她不答,男主人笑着接话:“人少,但土不能丢,火不能灭。”
    nbsp我看着那些一只只刚出窑的水缸、米坛,灰白质朴,像极了这里的山民:沉默、耐烧、不脆。
    nbsp我写下:
    nbsp“吕梁的器,不靠花哨,
    nbsp却每一只都藏住了火;
    nbsp她的土,不软,
    nbsp却能盛住一年四季的饭香与故事。”
    nbsp三、中阳县山路:青烟与石阶中的旧信仰
    nbsp吕梁地势复杂,山高路远。
    nbsp我乘车沿中阳县的山路前行。途中见一座建在山腰的庙宇,古意盎然,香火未断。我下车,拾阶而上。
    nbsp庙中只一位守庙老人,拄着拐杖,在清扫落叶。
    nbsp我问他:“还有人来拜吗?”
    nbsp他回我一句:“谁说信仰非得热闹?”
第228章 吕梁:太行西麓的沉默与酒烈,黄土与江湖之间的骨气之城[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