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地球交响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5章 昭通:云岭门口、乌江回响与板块之上的静脉之城[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从遵义出发,一路西行,穿过赤水河谷,再沿乌蒙山余脉缓缓翻越,直到站在云南的东大门,眼前浮出一片薄雾缭绕的高地——这里是昭通。
    nbsp这是一座容易被忽视的城市。
    nbsp在地图上,它是滇东北的交通要道,是云贵川渝四省交界之处,是金沙江、牛栏江、横江三水交汇的古地。可在很多人心中,它既不如大理浪漫,也不似丽江声名显赫,仿佛总处在云南的“缓冲地带”。
    nbsp可当我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时,我发现,昭通并不“缓冲”。它有褶皱、有裂缝、有力量;它是云南的骨头,不是风景的花。
    nbsp我翻开《》地图,在云贵高原最北段、金沙江转弯口稳稳落笔,写下:
    nbsp“第135站:昭通。她不是云南的门口,她是云南的门槛。你若不踏实脚,进不来。”
    nbsp一、金沙江峡谷:水的脊梁,石的伤口
    nbsp我第一站去了金沙江边的巧家县。
    nbsp这里是金沙江峡谷的典型段落,两岸高山夹水,石壁陡立,江流急湍,泥黄如铁,整个河谷像一道被地球用刀刮开的巨大裂痕。
    nbsp我站在桥上,看江水咆哮而过,有种说不清的惊悚——它不像长江那么气势磅礴,却有一种“咬着牙也不停”的硬劲。
    nbsp巧家的老乡告诉我:“江水不讲理,谁靠它太近,迟早被拖下去。”
    nbsp我问:“那你们为啥还住这儿?”
    nbsp他答:“因为这里有鱼、有路、有盐,也有记忆。”
    nbsp我写下:
    nbsp“金沙江不是母亲河,它更像一位沉默的父亲。
    nbsp不温柔,却托举了这片高原的全部血脉。”
    nbsp二、昭阳老街:彝汉交织下的边城纹理
    nbsp回到昭通市区,我专程走了一圈昭阳古街。
    nbsp那是一条不长的巷道,两旁木楼青砖,一边是卖辣椒、豆豉、腊肉的汉族铺面,另一边则是挂满银饰与刺绣的彝族小摊。
    nbsp这里没有太多语言的交流,却有极自然的生活交集:孩子一起玩沙包,女人一起晒布,老人并肩坐在石凳上磕瓜子、打盹、看人走来走去。
    nbsp我与一位卖糍粑的彝族大姐闲聊,她一边揉糯米团一边说:“我们不会跳太多汉舞,但我们会做汉菜。你们城里人分得清,我们只分熟不熟。”
    nbsp我笑,她说得是真话。
    nbsp我写下:
    nbsp“昭通没有多民族的标签,它有多民族的呼吸。
    nbsp不是融合,而是共生。不是展览,而是过日子。”
    nbsp三、天麻之乡:高原农田里的精气神
    nbsp我第三天去了大关县看天麻。
    nbsp昭通天麻全国闻名,这是一种生长在高寒、阴湿、无光条件下的药材,却能补气养血,被称作“地底金”

第135章 昭通:云岭门口、乌江回响与板块之上的静脉之城[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