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清朝第一贪和珅[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的敛财手段主要有四种:一是受贿,官员晋升、调任均需向其行贿,“督抚藩臬缺出,必索贿数万金”;二是侵吞,利用管理户部、内务府的便利,将公款直接划入私囊,“皇庄岁入,十之五六入其家”;三是经商,开设当铺七十五座、银号四十二座,垄断京城金融,“凡绸缎、茶叶、瓷器等贸易,皆有其股份”;四是勒索,以“办差”“捐输”为名,强迫盐商、行商“献纳”,仅扬州盐商每年“孝敬”便达百万两(《和珅犯罪全案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关于和珅的家产,历来有“八亿两白银”之说,相当于清廷十五年的财政收入(乾隆朝年均财政收入约五千余万两)。据嘉庆帝查抄和珅家产时的清单(现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其主要财产包括:黄金三万三千五百两,白银三百一十万两,当铺七十五座(估值银三千万两),银号四十二座(估值银四千万两),房产一千余间,良田八千余顷,以及大量珠宝、玉器、古玩、绸缎等,总估值约一亿两白银,虽不及“八亿两”之夸张,仍堪称“清代第一贪”。
nbsp和珅的生活奢华程度堪比皇室。其府邸(今恭王府)“仿紫禁城规制,僭越之处甚多”,花园内“引玉泉山水入府,垒石为山,建楼榭数十座”;服饰用“大红色织金蟒袍”(按制只有亲王可穿),器皿多为“金银胎掐丝珐琅”,甚至有“珍珠手串二百余串,较大内多至数倍”(《查抄和珅家产清单》)。这种奢华不仅是满足私欲,更是其权力地位的象征。
nbsp和珅的擅权与贪腐,必然触动其他政治集团的利益,树敌无数。以刘墉、纪晓岚、王杰为代表的“清流”官员,多次暗讽和珅,王杰在军机处与和珅同列时,“终日语不相交,若有论事,必据理力争”(《清史稿·王杰传》);以阿桂为代表的军功集团,更是鄙视和珅“无尺寸之功,专恃谄媚”,阿桂曾对人言:“吾见和珅,常避之,不与同列,恐其熏染也。”
nbsp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后,和珅的权势虽仍稳固,但危机已开始显现。这一年,他主持的“千叟宴”因安排混乱、菜肴变质引发非议;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和珅负责接待,却因“礼仪之争”处理失当,导致中英外交失败;乾隆六十年(1795年),湖南苗人起义爆发,和珅隐瞒军情,延误战机,遭嘉庆帝(时为皇太子)斥责。
nbsp到了乾隆帝晚年,虽仍宠信和珅,却也对其有所防范,多次告诫:“汝当谨守臣节,勿恃宠而骄。”(《清高宗实录》卷一千四百八十七)而即将继位的嘉庆,早已对和珅的专横不满,只是碍于乾隆帝健在而隐忍未发。嘉庆元年(1796年)乾隆帝退位后,和珅仍把持朝政,甚至“阻隔嘉庆帝与太上皇(乾隆)的联系”,让嘉庆帝愈发不满。
nbsp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帝驾崩,和珅的末日随之来临。正月初四,嘉庆帝以“和珅总理丧事,暂免其职”为名,剥夺其权力;正月初五,给事中王念孙、御史广兴等纷纷上奏弹劾和珅,嘉庆帝“顺水推舟”,下令将和珅革职下狱;正月十三,嘉庆帝公布和珅二十大罪状,包括“欺罔君上”“结党营私”“贪赃枉法”“僭越礼制”等。
nbsp其党羽见势不妙,纷纷反戈一击,福长安被革职下狱,苏凌阿被勒令退休,地方党羽也多被查办。正月十八,嘉庆帝赐和珅“自尽”(白绫一条),和珅在狱中写下绝命诗:“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时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和珅列传》)当时和珅年仅四十九岁。
nbsp和珅之死,标志着乾隆朝权臣政治的终结。嘉庆帝通过清算和珅,既收回了权力,又获得了巨额财富(“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民谣流传至今),更打击了官场腐败,“一时吏治为之一清”。但这场清算并未触及清代官僚体系的根本弊端,嘉庆、道光年间的贪腐之风虽有所收敛,却未能根治,最终成为清王朝由盛转衰的重要原因。
nbsp回望和珅的一生,从寒微侍卫到权倾朝野,从富可敌国到身死族灭,其兴衰荣辱与乾隆朝的国运紧密相连。他既是乾隆帝“盛世”的产物,也是专制皇权的畸形儿——没有乾隆帝的宠信,他难以崛起;没有专制制度的漏洞,他也无法贪腐至此。正如清代史学家赵翼所言:“和珅之祸,非独和珅之过也,上(乾隆)之宠之过甚,制度之防之过疏也。”这段历史,至今仍警示着权力监督与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喜欢。
第29章 清朝第一贪和珅[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