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国野史大甩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章 尼布楚约划疆界[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七月初八,尼布楚城外,索额图站在清朝使团的主帐前,手里捏着康熙亲授的界碑拓片,拓片上又“中国北极”四个朱字。帐外,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带的三百护军正围着帐篷操练,他们的铠甲在阳光下闪着冷光——这是使团的底气。
    nbsp三天前,沙俄使团团长戈洛文的马队出现在石勒喀河对岸时,索额图正在帐里研究地图。那地图是南书房学士们熬了三个通宵画的,从外兴安岭到黑龙江入海口,每一条河、每一座山都标得清清楚楚。戈洛文派来的信使说:“戈洛文大人希望以黑龙江为界,江北归俄国,江南归中国。”索额图把信使带来的俄方地图扔在地上,用脚碾了碾:“回去告诉戈洛文,外兴安岭以南,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然免谈。”
    nbsp这场谈判源于两年前的雅克萨之战。沙俄虽然败了,却不甘心放弃在远东的利益,康熙也不想让北边的战事牵扯对付噶尔丹的精力,双方才坐到了谈判桌前。出发前,康熙在乾清宫召见索额图,指着地图上的格尔必齐河说:“若他们执意要占雅克萨,可暂许通商;但外兴安岭的界碑,必须立起来。”
    nbsp索额图随行有两个翻译:是葡萄牙传教士徐日升、法国传教士张诚,他们懂拉丁语,而俄方使团里恰好有会拉丁语的随员。这是康熙的特意安排——他在南书房见过这两个传教士,知道他们“虽信洋教,却明事理”。此刻,徐日升正蹲在帐外的草地上,用炭笔给俄方译员画外兴安岭的山势,他的羊皮笔记本上已经画了七张草图,每张都标着满语和拉丁语的对照山名。
    nbsp谈判第一天就在争吵中度过。戈洛文是个留着络腮胡的外交官,说起话来像打炮:“黑龙江两岸从来都是俄国人的土地,雅克萨是我们先筑的城!”索额图冷笑一声,让人抬出从雅克萨废墟里挖出来的永乐年间的永宁寺碑拓片:“你们看看这碑上的字,明成祖时就设了奴儿干都司,比你们的哥萨克到这里早了两百年!”戈洛文盯着拓片上的汉文,脸涨得通红,半天说不出话。
    nbsp接下来的十几天,双方每天都吵到太阳落山。戈洛文一会儿说“要赔偿俄国在雅克萨的损失”,一会儿又说“必须允许俄国人在黑龙江自由通商”;索额图则寸步不让,坚持“先定界,再谈商”。有一次吵到激烈处,戈洛文拍了桌子,萨布素按着腰间的刀就站了起来,帐里的俄国卫兵也哗啦一声拔出了剑,还是徐日升和张诚拦在中间,才没动起手来。《清实录》里记载这场谈判“唇枪舌剑,几至决裂”,索额图给康熙的密奏里更是说“戈洛文狡黠如狐,需以实力慑之”。
    nbsp七月二十日,噶尔丹在喀尔喀蒙古挑起战事的消息传到尼布楚,索额图立刻意识到不能再拖了。他

第16章 尼布楚约划疆界[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