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尼布楚约划疆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晚找徐日升密谈:“告诉戈洛文,我们可以让一步,把尼布楚让给俄国,但外兴安岭的界线绝不能动。再许他们三年一次来京通商,免税。”徐日升连夜去了俄方帐篷,回来时带回个消息:“戈洛文说,若能定界,他们愿拆毁雅克萨的工事,撤出全部军队。”
nbsp七月二十四日,双方终于在条约上签了字。条约用满、汉、俄、拉丁四种文字写成,明确规定: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以东的土地归中国;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以西的土地归俄国;雅克萨城拆毁,俄国人全部撤走;双方在边境开设互市,允许商人往来。
nbsp签约那天,尼布楚的蒙古牧民送来奶酪和马奶酒,他们围着双方使团的帐篷唱歌跳舞。有个白发老人拉着索额图的袖子,指着外兴安岭的方向说:“以前罗刹来了就抢牛羊,以后有了这纸约,我们能安心放羊了。”
nbsp消息传到北京时,康熙正在畅春园跟法国传教士白晋讨论几何题。他接过条约译本,没看正文先翻到边界图,手指从外兴安岭划到额尔古纳河,对身边的太子胤礽说:“你记住,疆界定了,不等于万事大吉。守疆的兵、互市的官,都要选可靠的人。”当天就下旨,让萨布素在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沿岸立界碑,碑上用满汉俄三种文字刻着条约内容。
nbsp那些界碑后来成了边境上的路标。有个叫库尔申的俄国商人,第一次去瑷珲互市时迷了路,就是靠着界碑上的俄文字母找回了方向。《啸亭杂录》里记载,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经尼布楚互市进入中国的俄国商品达“数千驮”,而中国的茶叶、瓷器也通过这条商路卖到了圣彼得堡。
nbsp索额图回京后,康熙在太和殿设宴款待。酒过三巡,康熙问他:“谈判时最担心什么?”索额图说:“担心戈洛文知道噶尔丹叛乱的消息,会趁机要挟。”康熙点点头:“所以朕让你先定了界再说。对付外夷,既要有理,也要有谋。”
nbsp《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历史上第一个平等条约,也是清朝与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它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维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后来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特意把条约全文收入,纪晓岚在提要里写道:“此约虽为权宜,然开疆划界,以条约为凭,实自此始。”
nbsp康熙晚年在回忆录里写道:“朕一生做过很多事,平三藩、收台湾、征噶尔丹,但若说最安心的,还是尼布楚定界。因为打仗是为了止战,划界是为了安民。”这句话或许道出了这位帝王的心声——他不是好战的君主,只是不想让江山在自己手里少了一寸,不想让百姓再受刀兵之苦。
喜欢。
第16章 尼布楚约划疆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