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大明之秉国太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4章 外兴安岭的秋天[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今年全国普遍干旱,夏秋田赋加起来,只有往年的四成,张蔷不得不下旨免掉灾区的赋税,农民没有粮食卖,哪有银子交税?

    鲸海里的渔获,纵然可观,但人不能只吃鱼,所以辽东的粮食,就是今明两年度过灾荒的唯一希望。

    张蔷密切关注着辽东垦荒的进展,辽东左布政使杨嗣昌的折子,一月一报,不停地汇报着移民安置、荒地开发,粮食种植的进度。

    好在辽东今年没有水旱灾害,到九月底,从西北两省迁往辽东的移民,达三百五十三万多,建立移民村七千零六十个,开垦荒地并种上庄稼的土地,有五亿多亩!

    另外,各家大户开垦的荒地,有近三亿亩!其中有一半的土地,种上了庄稼。

    张蔷放心了,要知道,后世的种花家,十四亿人口,也才只有十八亿的红线内耕地。

    这时代的产量,肯定赶不上后世,但这时期的大明人口,加上隐户,也不到两亿。

    辽东今年的粮食,掺上鲸海里运回来的鱼获,能保证大明两亿人口,明年不饿肚子了……

    张蔷在心里默默地算了算这笔账,这才松了口气,她撸着阿宝的皮毛,开心地说:“阿宝,大明有粮了。”

    阿宝闭着眼睛,慵懒地叫道:“喵……粮食在辽东,运输是个大问题。”

    “是啊,”张蔷拿起毛笔,倒过来用笔尾点着桌子上的地图,“我看看,辽东的官道修到哪里了。”

    她的笔从北京出发,一路往东北方身延伸,良久,将毛笔叭地拍到桌子上,失望地说:“唉,还没过山海关,还是太慢了。”

    主要是今年没有那么多粮食,无法招募大量的民工来平整地基。

    “明年,”她说,“明年一定要将水泥路的官道修到沈阳!”

    “喵……等到上冻,关外可以用雪橇车运粮……”

    “真想去辽东看看啊,”张蔷哼哼道,“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

    外兴安岭,杨古安部族的营地。

    年初,杨古安用三个女子,换回来三个其他部族的女子,部族里只有他一个成年男子,三个女子,就成了他的女人。

    人家没有骗他,如今,三个女人都大着肚子,到明年春天,部族就有新生命诞生了,这是部族的希望。

    “杨古安,河谷里的庄稼熟了,夏知府让咱们去收割庄稼呢。”一个高大健壮男子,骑着驯鹿从村外跑来,一见到杨古安,就大声喊道。

    他叫乌伦,是杨古安救回来的,今年春天,杨古安带着考察队进山捕猎驯鹿,遇到他正被一头黑熊攻击,冬眠刚醒来的黑熊,异常凶猛,乌伦眼看着就要被熊掌拍倒。

    考察队队长凌立开枪击毙了黑熊,救下了他,当杨古安听说,他的部族在前几年就被后金灭掉,族人都被抓走,只他一人逃时深山时,就热情的邀请他加入乌日力部。

    “女人,”他说,“跟我回乌力吉部族,送你两个女人!”

    乌伦一个人在山林里生活了七八年,如一头孤狼,十分渴望跟同类在一起,他扛起地上的黑熊,高兴地送给杨古安:“聘礼!”

    夏允彝给这位野人取名“乌伦”,派人为他搭建了宽敞的木屋,杨古安果然送给他两个能生育的女人,乌伦就在乌日力部安下家来。

    夏允彝带领护卫队,在基地周边开垦了四百多亩地,种上

第384章 外兴安岭的秋天[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