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机场通勤问题[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们没啥意见,就爽快地答应下来,然后家开始聊起了硬性指标方面的想法。
“在机场航站楼的布局方面,我希望尽量避免长步道的设计,让旅客在很短时间内就能抵达登机口。”林楼率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在后世需要经常出差,有些机场给人留下的印象实在是糟糕极了,比如说深圳宝安机场,让密集恐惧症一进去就寒毛直竖的屋顶倒也罢了,毕竟那38000多个天窗可以让楼的末端进入内部,然后登机口安排在土字形三个枝丫的末端,去绝部分登机口都需要走漫长的道路。
再加上出来之后出租车等候区也有很远的距离,导致了旅客不管是离开还是抵达都要在宝安机场内耗费量的时间,这对每一名旅客来说都是一种巨的折磨。
要是路上堵个车啥的,搞不好就会因为过于漫长的步行路程而耽误登机时间,安检通道里面倒是也有电动车,可部分旅客恐怕都想不到进入机场内部之后还能打车吧?
相较而言,北京兴机场的设计就要好的多,类五角形的设计,让每一个登机口距离航站楼入口都不算远,无论旅客从哪个登机口上飞机,距离航站楼的中心位置都不会超过600米,步行不超过8分钟,比宝安机场抵达登机口的平均时间缩短了一半都不止。
单就这一设计,就能帮无数旅客节省量的时间,也让机场的旅客吞吐变得楼的时候,总能很快抵达登机口,但是去新修建的t2a航站楼时,都会觉得这是一场漫长的旅程。”阿尔方斯也是心有戚戚。
戴高乐机场的一号航站楼是圆盘型,登机口沿着圆盘的外沿分布,旅客从圆心前往各个登机口,位置都差不多远;而刚刚建成不久的t2a航站楼则是长条形,要是登机口位于两边,那就得走很远的路了。
“既然拉脱维尼亚的经济情况比较好,那么我们还可以在航站楼内部安装自动步道,让旅客可以楼跋涉300英尺前去登机。”、
1958年,全球首条机场自动步道在达拉斯拉夫菲尔德机场落成,在使用之初出现了一堆问题,但并没有阻碍这项技术在许多型机场得到应用。
只是由于成本的问题,国内目前暂时还没有使用,但在这个项目上,似乎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第434章 机场通勤问题[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