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志向[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了康熙
对号入座守则上帖吧
手里。
略咳嗽了几声,吐出一口痰来,康熙喘了口气,才道:“眼瞧着,朕是不中用了”
胤祈眼睛一酸,才想说话,康熙又道:“原还说想要多教导你些,日后也好唉,现下却是应了当初那句话了,可不就是时日无多不过这几月间,也算是让你见识了胤祈,你也跟着听政几个月,可愿意说说你日后志向”
听他这么问了,胤祈却忽然有些茫然。
他也算是参与到了历史之中了,也有心改变历史。只是,他日后想要做什么,有什么样的理想,有什么样的打算,却是没有细想过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从出生起,胤祈日日寻思着的,就都是怎么在这个清宫里好好地活下去,哪里就会有时间有精力想到,日后要做什么,或是对自己的人生做出规划。
现下康熙问了,他竟是有些茫然了。
先时只想过,若是能够改变今后的历史,那才算是翻云覆雨手,便是做皇帝,也比不得这样的虚荣。可究竟要改变什么,又怎样改变,他却真的没有细想过。
改变历史,不过是一句空话,难得闲暇的时候,乱想一通罢了。
可如何改变,却是一件难事,要细细琢磨了,小心研究了,才能有些说法。
愣神了好一会,康熙却也不催促他。胤祈目光由散漫到汇集,终究慢慢开口道:“胤祈对于未来,却也并未多想什么。初时只是想着安身立命,后来得皇阿玛教导,也懂得些道理,只是却没有什么具体的想法,只是想着习文习武,日后做个有用的人。
“后来空想过些东西,想着若是能为臣辅,如何协力皇上治国,可是也没有细想过,究竟要怎生做法。”
他看着康熙,略略笑了,道:“如今皇阿玛问到了,臣才忽然醒悟,不能就这么浑浑噩噩下去了。臣下定决心,要为贤臣,辅佐皇上立不世之功业,令我中华威震四海。”
康熙快要死了,康熙末年的腐朽也快要结束了。
继位的雍正是个勤政又廉政的帝王,若是能辅佐雍正二十年,一整康熙朝末年弊病,就能给后来之君王留下一个富强的国家,清正的朝廷。
日后果真能扶弘昼上位,即便是功高震主,他也能左右弘昼一些的。到那时再想如何强国,让中国成为不弱于西方正在进行工业革命,资本主义替代了封建主义的欧洲国家的东方霸主,那就正是时候了。
他这两年与弘昼之间的情分,日后他们两人还要一同在紫禁城里读书成长,帮着弘昼对付弘历,总是要积累下更多情分的。
打小的耳目濡染,从思想上,胤祈对弘昼的影响也不可谓不。等雍正继位,雍正那样繁忙,弘昼受到胤祈的影响定然要比受雍正的多。若是日后弘昼真的能上位,也必然不纯粹是个典型的封建君主,他必然要有更多先进的思想。
如今的清朝,早些年遗留下来的未解决问题,弊病已经显现。
八旗腐朽,满蒙贵族无能,骄奢淫逸,日益败坏;吏治腐败,亏空无数,欺上瞒下,监管不明;对外已有闭塞不通之虞,因连年属国朝贡,宗室亲贵,满朝臣工都是夜郎自;北方沙俄野心勃勃,不断煽动蒙古与清廷龃龉,连年征战不断,耗费无数。康熙又拟设海禁,关闭通商口岸,虽说现下还并未真正实施,但日后必定不免。
这些,有些是雍正能够解决的,但也有些是雍正解决不了,乃至越办越糟的。
再往远了说,西方列强已然开始崛起,清朝初立时就已然有了东印度公司。就在家门口的澳门,现下在葡萄牙人的手中,若是做个跳板,不论是对于贸易方面或是军事方面来说,都是极的威胁。
从那次听汪绎说过了福寿膏,胤祈便着人探查过,如今的京城,也不乏有人烟。这才不过是康熙朝末年,此风不止,清必亡,乃至整个中国,都要沦为被人鱼肉欺凌的对象。
而胤祈这些年来对清朝制度的理解,竟是有些类似于奴隶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过渡。包衣是什么,不就是世代的奴隶么这难道不是一种时代的倒退
八旗制度,是用血缘粘合地缘,用族权支持政权,在最初使得满人用几十万的族人,征服了几千万人口的中原地,也使得满清的统治得以维持。只是到了如今,清朝政权稳固,还使用着原本的制度,便是对于自身的束缚了。
清朝入关,使用的便是在明末已经完全成熟,堪与西方媲美的中华法系。只是使用这先进法系的,却是一个落后的制度。两相制衡,形成了一个畸形的系统。如今的问题并不是如何更有效的回到过去,而是如何面对从组织力量对抗野蛮人的征服到发展工商业经济的转变。
在清初,太祖发布计口授田谕,三男丁耕种公田一日,二十男丁内,一人当兵,此二十丁内,一人应役。其实那时候的土地制度,是国有均分。然而这样的制度并没有持续下来,清朝入关后,八旗便渐渐不事生产,只靠领取丁银为生。即便初入关时,清朝也有过型圈地运动,分地给旗丁耕种,但也多渐渐典押,八旗兵丁日渐拮据。
还有对于科技的极端排斥,贬低工匠商人。因太祖是死在袁崇焕红衣炮之下,清廷就排斥火器。又觉得有了火器,明朝却仍旧不敌满清,火器威力有限,便小看了。入关后首要之事,便是捣毁红衣炮,捣毁明朝制作火器的工房。
又不准八旗经商,皇家生意也不放在眼中,轻视商业发展。
胤祈一边想着,一边斟酌字句,说给康熙听。
康熙快死了,胤祈也不担心这么一个濒死的老人会把他怎么样了。胤祈是真的想要让他知道,如今的清朝,还有着这样多的弊病,这样多,致命的弊病。胤祈也想知道,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是垂死的康熙帝,能够对这些事情,有什么看法。
第五十一章 志向[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