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一面[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翌日,韩儒伶最终没有把那把钥匙交还给白发苍苍的长辈。
经过一整夜思量,他终究还是决定借着这个机会把这许多年来横在他们之间的这块坚冰融掉,否则,他这一辈子或许都没法儿真正释怀他与韩楚明之间的这段过往。
与其背负着这沉重的包袱在城市里抑郁地忙碌着,倒不如主动地将这些负累从心里头清空。更何况,若是他就这么走了,这个剧社可真就没人去管了,到时候走的走、散的散、他就是想要追根溯源都不可能了。
所以一大早,韩儒伶便驱车前往浮生戏剧社。
朝云缱绻,晨光伴着几声清脆的鸟鸣斜斜地透过枝丫,紧紧贴在略微泛着青苔的院墙上。
一座从外头看平淡无奇的大院子临街而立,一大清早六点多七点的街道上是一天当中难得的、行人不多的光景,但只有一墙之隔的院子里却是忙碌得很。
晨练,这是每个戏曲行当必做的功课。
院子的天井里头,几个年青人围成一圈,正一个紧挨着一个练功跑圆场。现实慢步,而后中步,在最后快步,旁边有另几个人正在练习前进、后退和横步。
浮生戏剧社是潮剧社团,眼下大家练的都是潮剧里头的基本功。此前韩师傅在的时候便是如此晨练,如今他去了,也该是如此。
剧社在韩楚明尚未离世之前,剧社里就接了几个乡演的单子。前几日,因着韩楚明办白事,不宜吹拉弹唱在先,大家都没心思演出在后,这些单子都往后压了压。
现如今过了“头七”,下了单子的乡里又过来催演,即便大家再没心思也不能扔着不管。于是,从今早开始,大家就又忙着准备乡演的剧目了。
因为演的剧目不同,要专程练习的动作要领也不同,故而集体练完基本功之后,大家便各自散开,照着自己的剧目练起功来。
大家手里头拿着各自的本子过了一遍,站正中间的年青女子手里的那打本子最厚了,因为她是浮生戏剧社的台柱子,诸多角色都得由她来出演。
她叫麦蕊,旦角的行当,手里头拥着的是潮剧里特有的“二四谱”谱子。这种古谱是用文字来记谱的,看惯了五线谱和简谱的现代人见着,会像是看到天书一样,但自小就在戏校里学戏学惯了的麦蕊和同伴们却看得明明白白。
原本在戏校里学的是闺门旦的角色,可自从进入浮生戏剧社以后,因为能唱主角而的旦角就她这一个,故而身上任务自然也就重了起来。
最近要上演的一处戏里,她所要饰演是《井边会》里的李三娘,这个角色青衣。
虽然麦蕊现在饰演的青衣与在戏校里擅长的闺门旦都属旦角,但差别还是挺大的。通俗来讲,青衣是“已婚少妇”,闺门旦是“未婚少女”,二者在潮剧舞台上的演绎是截然不同的,一个是要风韵十足、另一个要欢脱可爱,这对于性子向来沉稳不善变的麦蕊而言着实是个考验。
“准备好了?”头发有些花白的琴师庄师傅在一旁看着麦蕊把谱子拿出来,轻声问道。
前几日因忙着韩楚明的丧事耽误了练功,且心伤郁结于其中,这会子要想一下子进入角色确实有些困难,因而排演前琴师默契地拉着弦儿,准备帮她吊吊嗓子。
“嗯,庄师傅,咱们开始吧。”麦蕊点头应道。
弦声悠扬而起,琴师庄先生先起了个头,让麦蕊从低声开口,而后“三孔弦”、“四孔弦”再吊到“五孔弦”,来来回回往复几次,一直吊到声音里塑出恰似有“玉”般质地的腔音来才开始排戏。
麦蕊这回唱青衣,摆的是姜牙指。这是潮剧中特有的手势,与兰花指有所不同。姜牙指要求每个关节都得放松变软,比起兰花指可在尾指和无名指放松,练起来要困难些。
麦蕊基本功相对扎实,一抬手一站位立马身段就出来了,一开口,马上便找着戏感了。
院门外头蹲着两个小孩子正在玩
第三章 第一面[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