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镇墓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 海上皇陵(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p“有!”
    nbsp秦北洋引着大家绕过五百饶军阵,穿过下一个墓室门,只见一块赑屃驮着的石碑。
    nbsp他指着碑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大声出三个字:“建文帝!”
    nbsp“建文帝?”叶克难忍不住触摸石碑上的阴文,“就是明朝的第二位帝王,被叔叔朱棣夺去皇位的朱允炆?”
    nbsp秦北洋指着碑文里的“改元建文”这几个字:“不错,建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嫡长孙,皇太子朱标之子。由于朱标早死,朱允炆在朱元璋死后,继承了祖父的皇位,改元建文。”
    nbsp到历史,叶克难也是侃侃而谈:“嗯,建文帝笃性儒学,身边有方孝孺这样的大儒,以上古圣贤之君的理想标准要求自己。而他登基以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削藩,废除朱元璋册封在全国各地的藩王。而其中最强大的一个藩王,就是占据了北平的燕王朱棣。”
    nbsp“朱棣是建文帝的四叔,发动靖难之役,持续三年的南北大战。最终,叔叔战胜了侄儿。”秦北洋又指点碑文中段的“金川门之变”,“你们看看,这里得很清楚,谷王朱穗、曹国公李景隆背叛了建文帝,打开南京的金川门投降。”
    nbsp“《明史》记载,南京陷落当晚,皇宫大火,建文帝不知所终。燕王朱棣继承皇位,成为着名的永乐大帝,庙号明成祖。这位大帝做了许多桩大事,比如从南京迁都北京,营造如今的紫禁城,五次亲征蒙古,八十万大军征服越南,修纂永乐大典,派遣郑和下西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郑和下西洋,就是为寻访建文帝斩草除根。传建文帝当年逃出南京,流亡云南或海外。你看这座达摩山,处于东海的心脏,不定郑和来过。”
    nbsp“你是建文帝逊位以后,逃亡到了达摩山上?”
    nbsp“碑文里就是这么的!建文帝带着五百忠臣,渡海逃亡于此。某一年,数艘艨艟巨舰靠近达摩山,兵卒驾舟登岛搜捕。幸好君臣躲入舍身崖下秘道,避过一劫。碑文里列出了五百个忠良之名,其中就有我们秦氏的墓匠族。”
    nbsp秦北洋指着碑文结尾处,三个楷书字“秦孝忠”。
    nbsp“墓匠族秦孝忠,以及五百忠臣,眼看复国无望,就在这座孤岛上,为建文帝修建了一座皇陵。”
    nbsp“是,墓道口开在舍身崖上无常庵内,是为掩人耳目。也因建文帝逃亡后,厌倦红尘,竟有遁世出家的念头,喜欢‘舍身‘无常这些字眼。秦孝忠发现舍身崖确是龙脉,点穴在地下岩石之郑君臣在岛上隐居二十年,直到建文帝龙驭宾,埋入这座陵墓。五百名忠臣决定效法方孝孺等殉节义士,穿上朝服或盔甲,组成在皇宫里上朝的队列,将自己禁闭在地宫,集体喝水银中毒而亡,并用铁条支撑身体,死而不倒,象征忠孝仁义,千秋不坠!”
    nbsp叶克难却连连摇头:“就是刚才我们所见的五百文臣武将!犹如《史记》中的田横五百死士,同样是为君主而集体自杀于海岛。但只可惜……愚忠啊!”
    nbsp终于,羽田大树忍不住插嘴道:“我只知日本有忠臣藏赤穗四十七义士,想不到中国还有大明五百忠烈!”
    nbsp“荡气回肠的愚忠!这五百人死得毫无意义,但留在达摩山上,也不过老死做个渔民。若要潜回大陆,必被永乐大帝所杀,甚至引来兵祸,暴露建文帝的陵墓。”
    nbsp“有道理,不如就此为君主陪葬,永远把秘密留在地底。”
    喜欢。

第六十四章 海上皇陵(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