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地球交响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3章 伊犁:草原尽头,花海史诗[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彼此之间以文化为桥梁,以生活为归宿。
    nbsp我写下:
    nbsp“在伊犁,没有谁是客人,
    nbsp每一种语言,都是故乡的回音,
    nbsp而伊犁,就是那个让回音变成歌的地方。”
    nbsp那拉提草原:云上草地与牧歌传承
    nbsp我驱车前往那拉提草原。途中翻越盘山公路,突然之间,眼前一片豁然开朗——碧草如毯,毡房点点,马群奔腾,雪山如画。
    nbsp那拉提,意为“太阳最先照到的地方”。我站在草原边缘,看着阳光从山脊洒下,照亮山坡上的哈萨克牧人。他们骑马巡视,背影英挺如画。
    nbsp我走进一座毡房,主人热情请我喝奶茶、吃烤包子。火炉温热,热瓦甫的旋律缓缓响起,哈萨克老汉用深沉的嗓音唱起“库布孜之歌”,那是一首讲述迁徙与草原爱情的长歌。词语我未尽懂,但情感我已领会。
    nbsp草原的辽阔,不只是空间上的,更是精神上的。这里容纳了孤独,也孕育了信仰。
    nbsp我写下:
    nbsp“那拉提,是牧民的诗行,
    nbsp每一缕草香,都是时间留下的乐章。”
    nbsp伊犁新生:城市与乡村的两面协奏
    nbsp伊犁州府——伊宁市,如今既保留了绿树成荫的老街风貌,也迎来现代化新城区的焕发。城市的节奏并不急促,仿佛也在学习草原上的从容。
    nbsp我参观了一所乡村振兴试点学校,孩子们正在草地上读诗、写字、玩足球。老师告诉我:“我们教的不只是知识,还有一种与土地共生的方式。”而在附近的电商产业园,一批批农产品正通过网络走向全国。
    nbsp我还认识了一位返乡的汉族姑娘,经营着一家民宿。“我本来在深圳做设计,现在在伊犁做手工香皂。每天看着雪山、花田、客人的笑容,我知道我找回了生活。”
    nbsp这就是伊犁,不仅是诗和远方,也是年轻人重新找到“自己”的一片净土。
    nbsp我写下:
    nbsp“伊犁,是一面镜子,
    nbsp它照出我们理想中的生活,
    nbsp也是现实可以触碰的柔软所在。”
    nbsp月夜伊犁:灯火河畔,梦落花间
    nbsp夜晚降临,伊宁市的街头灯光点点,伊犁河畔有情侣并肩散步,老人缓慢踱步,孩子在跳房子,路边小吃摊飘出烤肉与馕香。
    nbsp我走到一座廊桥之上,身后是一座小清真寺,宣礼声如流水般飘过。前方,是月色照亮的伊犁河,河面上倒映着灯光与星辉。远处的天山雪线在夜色中犹如银脊,一动不动地守护着这一切。
    nbsp我点了一杯酸奶,坐在河边石凳上,听见有人在低声弹唱,那是熟悉的旋律——《伊犁河的月光》,词中写道:“你在远方等我,而我,在伊犁归家。”
    nbsp我在《》的地图上郑重写下:
    nbsp“第363章,伊犁,记。
    nbsp草原深处,河水低吟,
    nbsp在这座天山怀抱中的城市,
    nbsp我找到了生活最动人的韵脚。”
    nbsp下一站,可克达拉。
    nbsp我将沿伊犁河西行,前往那座因军垦而生的新城,去书写一段人与土地之间从荒凉到繁华的开拓史,继续弹奏属于祖国边陲的壮丽和声。
    喜欢。

第363章 伊犁:草原尽头,花海史诗[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