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德州:九达天衢,鲁冀之心[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是吴阿蒙。
nbsp走出衡水平静如镜的水面,我沿着京沪铁路南下,踏入了德州。
nbsp这个名字,初听时总让人误以为是美国西部的牛仔之城,但这德州,却是地地道道的鲁西北重地,一块镶嵌在黄河以北、运河之侧的文化交汇之处。
nbsp德州古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誉,意思是这里地处交通咽喉,通衢四方。可如今,当高铁高速取代铁路车辙,德州的身影似乎淡出了人们的主流视野。
nbsp可越是如此,我越想走近它,看一看它是如何以沉稳姿态,托住一座城市的筋骨与呼吸。
nbsp一、古运河边:静水流深,城在船上
nbsp我的第一站,是德州运河文化广场。
nbsp黄昏时分,我站在京杭大运河旁,望着那条依旧水波轻漾的古渠。这里已无千帆竞发的景象,但岸边保留下来的驿站遗址、漕运仓储旧址、石桥斑驳,仍在默默讲述着一段被水流承载的历史。
nbsp一位老人坐在石栏边拉着二胡,那旋律低沉而舒缓,像极了运河本身。
nbsp“你知道吗?”他停下弓弦,“咱德州的河,不是山里来的,是人开出来的。京杭大运河,咱这儿就是中线心脏。”
nbsp我看着他瘦削却有力的手指,仿佛那一曲不是曲子,而是一段流动的史书。
nbsp“当年南粮北运,多少米面布匹都从这儿过,你听听,是不是还能听见驳船上卸货的声音?”
nbsp我闭上眼,仿佛真的听见了。
nbsp我写下:
nbsp“德州的水,不是天成,而是人心所成;
nbsp她不是奔涌的浪,而是缓缓的血脉,
nbsp在这片北方土地上默默滋养了百年。”
nbsp二、东关街巷:被时间慢煮的烟火日常
nbsp运河向西,便是东关老街。
nbsp这是一条不长的老巷子,两边低矮青砖房里藏着面馆、小杂货铺、旧家具店。最吸引我的是一家三代传下来的“百年烧饼铺”。
nbsp我蹲在摊前,看着师傅一张张擀面、一把把撒芝麻,再用铲子将烧得金黄的烧饼从炉中“拍”出来。那声音像是给早晨打节奏的锣鼓。
nbsp一位老顾客说:“我小时候就吃这家,后来我儿子、孙子也都吃这家。你说奇怪不?”
nbsp我笑着答:“这不是奇怪,是恒心。”
nbsp德州人爱用“稳”这个词。他们不躁、不浮、不追风口,就像这街口的烧饼,百年配方未改,也未曾停火。
nbsp我写下:
nbsp“德州的味道,不靠调料,
nbsp靠时间;
nbsp她的街巷,不喧嚣,却能让你走着走着就觉得安心。”
nbsp三、乐陵金丝小枣:风沙里结出的甜果
nbsp我乘车北上,到了德州下辖的乐陵市。
nbsp乐陵有“中国枣乡”之称,十月的风里飘着淡淡果香。当地正是枣收季节,我穿行在一片片枣林之间,看到满树红艳,果实沉坠。
nbsp一位年轻女枣农站在梯子上,动作利落地将熟透的枣摘下放入筐中。她告诉我:“我们这枣,不靠浇水,全靠天吃饭。风吹日晒,才能甜出那种沙沙的口感。”
nbsp我尝了一颗,果然不同于超市里那种饱满圆滑的进口货,而是带着北方的干燥、秋天的沉稳和一点微苦过后的回甘。
nbsp她又说:“我大学学的电商,现在专门帮爸妈直播卖枣,你看,这片林子里也能接世界。”
第244章 德州:九达天衢,鲁冀之心[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