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南京:帝王之殇,民生之梦——历史的背影与城市的重启[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是吴阿蒙。
nbsp告别马鞍山,我搭上一班江北方向的列车,穿过一座大桥,那桥横卧于滚滚江水之上,像一道历史与现实的分界线。
nbsp长江的风从东南呼啸而来,车窗外隐约可见钟山起伏的剪影与紫金山腰的淡淡云烟。而城门之内,便是南京。
nbsp一座曾经的“六朝古都”、民国首都,一度沧桑,又始终不屈。
nbsp她承载太多,失落太多,重建太多,却从未停步。这里是中国历史最厚重的一页,也是未来最勇敢的起笔。
nbsp我翻开《》地图,在江河交汇、王气汇聚、血与火淬炼之后的城中郑重落笔:
nbsp“第193站:南京。
nbsp她是历史的脚注,也是人民的注脚。”
nbsp一、中山陵:百年回望,一人之名与民族命运
nbsp我第一站来到钟山南麓,登上那座熟悉又庄严的石阶。
nbsp这里是中山陵。
nbsp台阶一层层铺开,我一步步走上去,阳光穿过山间松林洒在肩上,似乎整个山体都在低声呼吸。一位抱着孩子的年轻父亲说:“我小时候爸妈带我来,现在我带我儿子来。”
nbsp陵前广场上,国父雕像静静伫立,眉宇深邃,一如百年前那个“唤醒旧中国”的誓言。
nbsp我写下:
nbsp“南京的伟大,不在于她拥有多少帝王,
nbsp而在于那些为百姓而活、为民族而生的人,
nbsp在这里留下名字后,却将灵魂融进江山。”
nbsp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沉默的灰墙,血泪的书页
nbsp第二日,我缓步走入一座沉默的场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nbsp整个馆体低矮、灰冷,没有一点装饰,只有沉重。走廊尽头,一堵墙上写着:“三十万人,不能被遗忘。”
nbsp一位中学生站在哭墙前,默不作声。我看见她用纸笔记下碑文旁的一句:
nbsp“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不再重演。”
nbsp我站在“万人坑”边缘,不敢太久,只觉背脊发紧,心中泛起寒意。
nbsp我写下:
nbsp“南京的痛,不应被消费,只应被铭记;
nbsp那些石下的名字,是这个城市最沉默的魂,
nbsp她用骨头写下‘和平两个字,只求后人再无屠城。”
nbsp三、夫子庙秦淮河畔:灯火与文气交织的柔光
nbsp当夜色降临,我走进夫子庙秦淮河。
nbsp船灯摇曳,河面泛光。廊桥、朱楼、古牌坊倒映水中,一如旧时金陵风月。游客络绎不绝,但每一盏灯、每一道桥梁,都仿佛还留着旧时代文人墨客的痕迹。
nbsp一位民乐演奏者正在桥下吹奏《春江花月夜》,曲终,有人投下一枚铜钱,他笑着说:“老南京的浪漫,就藏在这些小调里。”
nbsp我在石栏上倚着,听水流潺潺。
nbsp我写下:
第193章 南京:帝王之殇,民生之梦——历史的背影与城市的重启[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