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地球交响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8章 合肥:湖光与芯火之间——科技与烟火共振的一座中部新城[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是吴阿蒙。
    nbsp告别淮南矿区的最后一道夕阳,我沿着城市东南侧的高速驶向一座“不断长高的城市”——合肥。
    nbsp车子驶入合肥市区时,是凌晨一点。
    nbsp但城市的灯还亮着,街头仍有青年骑着共享电单车,地铁施工区灯火通明,高楼的玻璃幕墙反射着现代生活的节奏感。是的,这座城市在深夜也不睡觉。
    nbsp合肥,是安徽的省会,却远不止省会。她像是个沉默不语的技术者,用十年时间,悄悄将自己从一座中部小城,锻造成了全国瞩目的“科学岛”。
    nbsp我翻开《》地图,在巢湖之滨、合淮交界、知识与火焰共生之地郑重落笔:
    nbsp“第188站:合肥。
    nbsp她是东部的后花园,也是中部的发动机;
    nbsp她用芯片与稻米并存的方式,写下属于时代的注脚。”
    nbsp一、中国声谷:硅片之城的耳语与呐喊
    nbsp我第一站来到中国声谷园区。
    nbsp这里汇聚着数百家人工智能公司,从语音识别到芯片制造,从大数据算法到智能硬件,一个个不知名的实验室,在沉默中改变世界。
    nbsp园区里的年轻工程师们戴着工牌、拿着咖啡、交谈节奏快得像跳动的代码。有人告诉我:“我们在训练机器说话,但更希望的是让人不再沉默。”
    nbsp我看见一面玻璃墙上写着:
    nbsp“如果合肥是一块芯片,那么我们就是它的电流。”
    nbsp我写下:
    nbsp“合肥的科技,不靠喧哗,只靠热力;
    nbsp她不是想做明星,而是要做电源。
    nbsp在一场场不被看见的试验里,把未来悄悄做出来。”
    nbsp二、包河与巢湖:湖水之下,千年温柔
    nbsp第二日,我驱车绕巢湖一周,从包河区出发,过滨湖新区、抵庐江边界。
    nbsp沿湖而行,风吹水面,水鸟盘旋。有人在湖边跑步,也有老者坐着垂钓。水很宽,心也很宽。
    nbsp导游介绍巢湖“水中有山”的传说,也讲到湖区“九年十涝”的往事。合肥人修了堤,也修了心,用现代排涝体系守住千年湖泊的柔情。
    nbsp我写下:
    nbsp“合肥的水,不是江南的细腻,
    nbsp而是理性中的浪漫;
    nbsp她不会滴滴答答地吟诗,
    nbsp而是用科学与工程,默默守住一座城的呼吸。”
    nbsp三、三河古镇:古桥、老街与青春的并行曲
    nbsp第三日,我前往三河古镇。
    nbsp这是我这次合肥之行最意外的温柔处。古镇因水得名,三河交汇,有桥有渡,烟雨青石,旧屋沿街。与其他古镇不同的是,游客不多,居民依旧在这里生活。
    nbsp我坐在一家茶馆里,听掌柜讲三河老街如何在洪水中屹立,又如何在岁月中老去。他指着窗外说:
    nbsp“你看那石桥,站了四百年。我们说话的方式、走路的节奏,都跟着它。”
    nbsp我写下:
    nbsp“合肥的老,不是历史书的标签;

第188章 合肥:湖光与芯火之间——科技与烟火共振的一座中部新城[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