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地球交响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7章 韶关:丹霞石骨、佛钟余响与北岭山口的旧路灯火[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边穿过,似乎仍在等待列车的归来。
    nbsp我遇到一位老工人,姓袁,曾是韶钢的一线焊工。他告诉我:“我们这座城,以前是铁路、冶金和矿山的聚集地,什么都硬,什么都沉。”
    nbsp我问他:“现在还在做工吗?”
    nbsp他摇头笑了笑:“铁不烧了,厂也转型了。我在江边摆茶摊,供人慢慢喝。”
    nbsp我买了一壶“老韶关红茶”,坐在他对面看江,江风拂面,江中倒影是一列列走远的货车和未归的星光。
    nbsp我写下:
    nbsp“不是所有城市都需要熄灯才叫落寞,
    nbsp有些城市,是在一盏盏灯慢慢亮起中重新学会呼吸”
    nbsp四、仁化一隅:南岭门户的人间旧事
    nbsp我向北驱车至仁化,一个在地图上都要放大几倍才看清的名字。
    nbsp那是进入湖南之前的最后一个岭南小县。街道狭窄,砖墙斑驳,有几家还保留着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木门与吊扇。巷尾传来孩子们的嬉笑,井台边有老人挑水,狗躺在柴堆旁晒太阳。
    nbsp我住进一间小客栈,老板姓刘,是仁化本地人,做的是自己酿的米酒和本地木耳。我与他坐在小院中喝酒聊天,他说:“这里不是你旅程的重点,但在我心里,它就是全世界。”
    nbsp我听完,微醺地笑了。
    nbsp这句话我在心里回响了很久。或许在很多人眼里,仁化不过是过境点,是“去往别处”的入口。但对于住在这里的人来说,每一天、每一顿饭、每一场雨,都是完整的生活。
    nbsp我在院中小桌上写下:
    nbsp“我从远方来,只是想看看你把这里活成了什么样子,
    nbsp原来,是一首未署名的诗,在山口一隅,悄然成章”
    nbsp五、地图与归程之间:背向岭南,眼望中南
    nbsp韶关,是我这段岭南旅程的最后一站。这里没有广州的城市格局,也不似深圳的天光海气,却有一种来自山体内部的沉稳与缓慢,像一封迟到的信,在转角悄悄递来。
    nbsp我摊开《》地图,在北岭一线重重落下一圈,旁边写下:
    nbsp“第117章,韶关已记。
    nbsp岭南之骨,在此收尾;岭南之气,在此止息。
    nbsp若问南中国最深的一笔,答曰:山中钟声”
    nbsp下一站,是郴州。
    nbsp那是一座比想象中更为复杂的城市,既是湖南南部的门户,也是粤湘通衢的中转,又因矿产、水库、山岭与流民融合出一种混合性极强的文化肌理。
    nbsp我背起行囊,离开韶关的暮色之城,心中轻念:
    nbsp“往北一步,便入中南,
    nbsp郴州,我来了”
    喜欢。

第117章 韶关:丹霞石骨、佛钟余响与北岭山口的旧路灯火[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