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地球交响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4章 中山:伟人乡、岐江水语与岭南文魂的温柔回响[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我从珠海出发,顺着105国道一路北上,那些海风便逐渐隐退,而翠绿的岭南平原在我眼前铺展开来。车窗外,桑田万亩,阡陌交错,仿佛一卷未完的水墨长卷。而那卷轴的尽头,正是我此行的下一站——中山。
    nbsp这是一座因人而名的城市,一个伟人的出生地。
    nbsp进入中山市区那一刻,我忽然觉得,空气里仿佛藏着一种安静却不容忽视的分量。它不像一些城市那样努力塑造自己,它只是站在那里,不言不语,却让你不自觉肃然起敬。
    nbsp我翻开那张已经渐渐泛黄的《》地图,在珠江三角洲中部轻轻画下一个红圈,写下:
    nbsp“第114站:中山——一人之名,托起一座城。”
    nbsp一、翠亨村:从一口老井开始的世界梦
    nbsp我第一站去了翠亨村。
    nbsp这是孙中山的故乡,也是中国近代史从温床走向风暴的起点之一。进入村口,只见青砖灰瓦、古树老巷,一派岭南水乡的静美。但当我走进孙中山故居那幢二层西式老宅时,心中忽然泛起一股隐隐的激动。
    nbsp宅子不大,屋内摆设简朴。木桌、书架、油灯、钢笔,一切都安然如初。我站在中堂前,望着墙上那幅中山先生的画像,像是与百年前的思想对视。
    nbsp一位讲解员轻声对我说:“你知道吗?孙先生读书的那口井,至今还在。”
    nbsp我随她来到后院,那口青石老井静静地躺在桂树下,井水清澈,映出半边天光。
    nbsp我俯身望去,水面上仿佛浮现出少年中山提灯夜读的影子。
    nbsp那一刻,我明白了:一个国家的觉醒,有时真的是从一个小村、一口井、一盏灯开始的。
    nbsp我在井旁写下:
    nbsp“翠亨之小,不掩其志之大。
    nbsp中山之静,不减其志之烈。
    nbsp有些地方,是为了沉淀思想而存在,不是为了装饰记忆。”
    nbsp二、岐江水语:城市之心的温柔血脉
    nbsp下午,我沿着岐江步行。
    nbsp岐江贯穿中山主城区,是这座城市的灵魂水脉。两岸绿意扶疏,白鹭低飞。江水不急,却有一种缓缓向前的意志,就像这座城市本身——不张扬,不急躁,却一直在变。
    nbsp江边有一座老戏台,木梁朱柱斑驳,一位老人坐在台上轻声唱着粤剧《帝女花》。音色有些沙哑,却句句入心。我站在树下听了半小时,他唱罢,对我笑笑:“你是外地人吧?”
    nbsp我点头:“来走地球。”
    nbsp他笑:“那你中山这一站,走得慢些。我们这地方,快不得。”
    nbsp是的,中山快不得。她不是那种用高楼、车流来证明存在的城市,而是用街巷、茶香、书页来慢慢讲述的地方。你必须慢下来,才听得清楚她想说什么。
    nbsp我在岐江桥上写下:
    nbsp“有些城市,是风景;
    nbsp有些城市,是风骨。
    nbsp

第114章 中山:伟人乡、岐江水语与岭南文魂的温柔回响[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