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地球交响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5章 儋州:文化孤岛、诗魂遗踪与岛西北的深层低语[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nbsp但在现代化的背后,藏着一座古港——洋浦千年古港。
    nbsp遗址不大,一段残墙、一口古井、几块石碑。但站在港口遗址前,面向波光粼粼的海面,我却感到一种极其沉重的时间重量。
    nbsp导览图上写道:洋浦港最早可追溯至唐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古时有海外商贾、航船官吏、琼州文人在此登岸,也有无数漂泊者自此出发。
    nbsp如今的洋浦,在钢筋水泥中重启海洋梦,成为国家级港口。但古港仍在提醒人们:新梦之下,是旧梦的基石。
    nbsp我写下:
    nbsp“儋州的洋浦,是一场古今对话的实景剧。它一手握着千年前的航船,一手操控今日的巨轮。它不否定昨日,也不执拗过去,它在诉说:梦,终究是为远行而生。”
    nbsp四、北门老街:时间遗忘的转角处
    nbsp在离开前的黄昏,我走进儋州城区的北门老街。
    nbsp街道不长,但极安静。两侧是砖木结构的老屋,部分已经塌败,木门虚掩,石阶长满青苔。
    nbsp我走进一间开着的老茶馆,老板是一位八十多岁的黎族老人,手里正编着一种手串。他说自己年轻时在这条街上开书店,现在书都不卖了,只泡茶。
    nbsp“现在的人啊,走太快,不如坐坐。”他说。
    nbsp我在他的小茶桌边坐下,喝着他泡的野山茶,目光扫过那堵写满繁体字的旧墙,我忽然觉得:儋州不是没有变化,而是它在极力保存着一种“慢”的节奏,像故意不让时间走得太快。
    nbsp我写下:
    nbsp“儋州,是海南岛上被时间遗忘的角落。可它不是停滞,而是一种极慢的深思。它以老茶为笔,以老街为纸,在海南热烈奔跑的节奏中,为自己写下一段清寂如水的独白。”
    nbsp五、西北角的落笔
    nbsp夜色降临,我独坐旅馆阳台,看着儋州夜空中稀疏的灯火,耳畔依旧回响着调楼村的渔歌,脑中却浮现苏东坡临别时写下的那句诗:
    nbsp“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
    nbsp我终于明白,儋州的存在意义并非为人所“看见”,而是为心灵留一处“不必解释”的归宿。
    nbsp它是海南的西北角,是地理的边界,但却是思想的广场。
    nbsp我写下本章结尾:
    nbsp“儋州,是一座不争不扰的文化孤岛。它无意取悦,也无需装饰,它静静地以书院、渔歌、古港、老街的方式,存续着一种接近本源的生活姿态。
    nbsp是南海终点处,一道不喧嚣、却深沉的低音符号。”
    nbsp我合上笔记本,对着远方的大陆方向低语:
    nbsp“下一站,贵港。”
    nbsp我将从岛屿归陆地,带着热带之声,重新踏上中国西南的城市奏鸣。”
    喜欢。

第105章 儋州:文化孤岛、诗魂遗踪与岛西北的深层低语[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