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地球交响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4章 邵阳:资江回声、武冈风骨与苗瑶古调的中南鼓章[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从永州北行,列车拐入资江之畔,群山渐高,水势渐阔。抵达邵阳时,天正擦亮暮色,老城区如一艘泊在山水边的沉船,静中有势。
    nbsp这座城市,少了长沙的喧,少了岳阳的雅,却多了一股藏在地底的鼓声。邵阳像是山中老者,用一双老茧斑斑的手敲击着时光的节拍,让人听不见喧哗,但能感到骨里的力。
    nbsp我拉开背包,翻出那本《》,在邵阳页上轻轻写下:鼓声自南山起,击入湘水心。
    nbsp一、资江旧渡:水道之骨,城心之声
    nbsp第一站,我去了资江边。
    nbsp江面宽阔,水色泛灰,河床裸露出黝黑的岩石,像一节节沉睡的脊骨。渡口边的石阶布满青苔,一位老人在江边抛钩钓鱼,他说话很少,但声音极稳。
    nbsp我问:“你多久来一次?”
    nbsp他说:“天天来。水没走,我怎敢走?”
    nbsp水与人,在邵阳,是一种久经考验的默契。江水缓缓,不急不躁,却从来未停。它像邵阳人的性格:沉、韧、持。
    nbsp我写下:
    nbsp“资江,是邵阳的内心独白。它不以浪惊人,但日日滴水成章。它是城的语速,是民的骨声,是这一章开场的低音锣鼓。”
    nbsp二、武冈古城:城墙未倒,风骨犹在
    nbsp从主城区西行数十公里,便入武冈。
    nbsp古城墙仍在,城门口依旧书着“武阳”二字,城楼下是曲折青石巷,暗红木门下常见晒着的辣椒、豆腐干、酱鸭。
    nbsp我踏入一家开了四代的老油坊,师傅姓彭,五十来岁,双手推着石磨,磨中黄豆成浆,气味浓烈纯正。
    nbsp“我们做豆腐不放石膏,只靠时间。”
    nbsp我问他:“做豆腐讲究骨?”
    nbsp他说:“豆腐要嫩,但要有劲。这就是邵阳人的法。”
    nbsp下午我登上古城墙,看脚下新旧并存的街巷,暮色中仿佛能看见从前的武阳兵卒,披甲巡街。
    nbsp我写下:
    nbsp“武冈是邵阳的风骨,是一面历久不倒的旧鼓皮。它以青砖书坚韧,用柴火炼醇香,讲一座城如何历风仍声正。”
    nbsp三、城步苗寨:山中独语,唱与不言
    nbsp从武冈再南,我乘车翻山越岭,进入城步苗族自治县。
    nbsp这里山高林密,民风质朴。苗族人家顺

第84章 邵阳:资江回声、武冈风骨与苗瑶古调的中南鼓章[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