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地球交响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章 苏州:拙政园窗格后的词人、吴门画派与水巷回音[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江南的水,从不喧哗。它静静流过田畦、宅门、石桥与书卷,像一支不奏于台上的管弦。扬州之后,我顺着京杭运河南下,抵达苏州。
    nbsp古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但在我脚下,这座城并不是天堂,它更像一幅耐人寻味的素描,每一笔都浅,每一笔都稳,每一笔都藏着不轻易展露的深情。
    nbsp一、水巷初行:拂袖入城,轻舟如梦
    nbsp苏州站外,是一座改建过的仿古车站,檐角上悬着半旧的灯笼,行人多穿浅色长衣。出租车穿梭于环城高架,我却步行而入,从北码头步入古城区。
    nbsp小巷湿润、青石斑驳,两旁的屋檐低低垂下,白墙黑瓦,随处可见一串风铃、一盆兰草、一扇斜斜的花窗。水巷就在我脚边流淌,一叶扁舟缓缓划过,船娘穿着碎花布衣,唱一首吴侬软语的小调:
    nbsp“柳梢风软摇红影,檐下听书一梦中。”
    nbsp我站在拱桥上,看着船远去,像看着一段尚未落笔的记忆。我知道,我已走进了一处文化的回声壁,这里的一砖一瓦、一字一句,都会在我的《》中留下和声。
    nbsp二、拙政园:窗格之后的旧梦
    nbsp第二天一早,我前往拙政园。
    nbsp门前游客如织,我却随着一位园艺师从边门入内。他叫季明,是拙政园里负责修剪古松的园艺师,年轻却说话沉静。
    nbsp他指着一处曲折回廊说:“这园子不是看景的,是走情绪的。”
    nbsp我顺着他指引穿过“远香堂”“小飞虹”“雪香云蔚”,最终停在一面镂空木窗前。那窗格名为“瘦影格”,形状似柳影、似帘丝,望出去恰好是荷塘倒影。
    nbsp“这窗后,曾住过一位词人。”季明说,“民国年间,名不见经传,却日日抄写宋词。”
    nbsp他指了指窗角,“他最后一首词写的是《水龙吟》——‘词穷水尽人不见,剩个空园锁清音。”
    nbsp我默然良久。拙政园不只是花园,它是苏州文人精神的物理显影——它不是走进去就能懂的地方,而是一个必须慢慢被沉进去的空间。
    nbsp三、平江路:石板街上的话本人家
    nbsp午后,我来到平江路。
    nbsp这条路从春秋走到今天,两旁皆是白墙灰瓦、挂着木牌的小店。有人卖茶、卖扇、卖琴、卖糖人,也有人什么都不卖,只在门口晾晒一串山药干。
    nbsp在一间茶馆外,我遇见一位老者,穿着对襟褐衣,正在庭前练毛笔。他姓冯,自称是

第52章 苏州:拙政园窗格后的词人、吴门画派与水巷回音[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