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衡阳:南岳之根、湘江之畔与血火岁月下的人间余温[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离开长江的那天,天刚下过雨。
nbsp我在上海南站的站台上抬头望了望灰色天幕,忽然觉得那片云与记忆中的某种颜色重合——是故乡的晨雾,是衡阳的天。
nbsp我从来没想过要用“回家”这个词去形容一次旅程,可当《》地图的那一页被风吹开,纸上那两个字“衡阳”,像是被久违的手指轻轻敲响了一样。
nbsp于是我回来了。不是“走到”,而是“走回”。
nbsp一、雁城入眼:湘江南岸的烟雨轻吟
nbsp火车抵达衡阳东站时,正是下午三点半。天色不明,却不阴沉,空气中带着早春才有的泥土与菜花香。
nbsp我提着背包走出站台,望见远处熟悉的城市轮廓,楼宇与山影之间有一种被河水打磨过的柔和。
nbsp出租车在湘江边停下时,司机问我:“你不是本地人吧?不像衡阳口音。”
nbsp我顿了顿,说:“衡阳人,走远了。”
nbsp他笑:“那你是回来认水的。”
nbsp我点头。他说得没错。人从山水里走出去,终归要回来看一眼它是否还在。
nbsp我站在湘江岸边,江水静静流淌,像一位中年的母亲,不再训斥,也不再哭泣,只是默默地看着你。
nbsp我写下:
nbsp“衡阳是一座江水洗过的城。它不讲声势,也不高调,只在你离开久了之后,悄悄地提醒你:我还在这。”
nbsp二、石鼓书院:风骨之地,山河有声
nbsp第二天清晨,我沿江步行至石鼓书院。
nbsp它位于湘江与蒸水交汇之处,被称作“衡州八景”之一,也是古时文人墨客寄情之所。晨雾尚未散尽,青石台阶湿润如洗,院内楹联斑驳,竹林掩映。
nbsp我坐在讲台残柱前,仿佛看见当年讲学者挥袖论道的影子,也听见湘军少年在此立誓从军的呼喊。
nbsp一位正在打扫的老人说:“你们年轻人来这,不是看古迹,是来看以前的人讲的那个‘气节。”
nbsp我问他:“什么是气节?”
nbsp他看着石柱,轻声说:“就是你愿意为了它吃一辈子亏的东西。”
nbsp那一刻,我沉默了。
nbsp我写下:
nbsp“衡阳不靠水陆,也不靠喧闹,它靠的是风骨。那风,吹在书页上,也吹在骨头里。”
nbsp三、衡阳抗战纪念馆:血与火下的默祷之地
nbsp我前往衡阳保卫战纪念馆。
&nbs
第8章 衡阳:南岳之根、湘江之畔与血火岁月下的人间余温[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