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5章 寻根溯源[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陛下,这粮种是我家三郎从南方寻来!粮种传入我炎黄已经有一段时间,臣不敢窃据如此滔天之功,请陛下派人寻根溯源,正本清源,当表彰将此粮种带回炎黄之人。”
    nbsp“爱卿之言有理,但是爱卿之功劳也不可抹灭,朕自有考量。”
    nbsp皇帝带着人离开,不仅带走了一车土豆,还有一大盘土豆炖牛肉。
    nbsp而且,让赵清虎把土豆推广、种植办法、保存办法、食用办法,写成章程递上去。
    nbsp赵清虎扶额,咋还有这么多弯弯绕?
    nbsp好在不用他亲自动笔,小管家能代劳。
    nbsp庄子上人多,收土豆一天就完成了,处理好后,快速送入地窖库藏。
    nbsp二十四亩地,一共收了将近九万斤土豆。
    nbsp赵清虎在内心算了算,土豆这东西,肯定是先北方后南方推广。
    nbsp重点放在辽东等地,毕竟,小冰河期的影响,也是从南到北越发严重的。
    nbsp炸了薯片,给孩子们解解馋后,赵清虎带着两筐土豆回到了府邸。
    nbsp“老爷,土豆推广的事情,你有想法吗?”
    nbsp赵清虎点头,“这件事情让工匠院的人来做。”
    nbsp“啊?”
    nbsp“工匠院不都是工匠吗?”
    nbsp“擅长农事,也能算是工匠之一吧。”
    nbsp“工匠院里面可没有庄户汉。”
    nbsp“老爷让他有,他自然就有了。”
    nbsp大渊朝,除了直隶外,一共三十六路。
    nbsp东西南北都有,偏北方一共十三路,还有西南方向,都是重点照顾范围。
    nbsp分配粮种的时候,先送去南方耕种。
    nbsp等南方春季的土豆收了,再分配一次,主要是供给北方。选址很重要,要足够南方,确保能在春三月、四月的时候,收获土豆。
    nbsp而且,这个地方一定要交通便利,最好是走水路,能直达运河,方便往北方、西南、西北反向运输,争取能在夏季种下,入冬之前再收获一次。
    nbsp土豆、红薯,终究不能彻底取代五谷。
    nbsp水稻、小麦,依旧是南北主粮。
    nbsp赵清虎是看着地图开始安排的,顾凌轩则是奋笔疾书。
    nbsp土豆、红薯,都是春秋两季都能栽种的。
    nbsp南方,甚至一年能做到三熟。
    nbsp就算是辽东,一年也能种植一次。
    nbsp赵清虎主要介绍的是如何栽种土豆,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增水,如何保存,可以做成什么农副食品。
    nbsp土豆做成农副产品,主要就是土豆粉、土豆粉条,可以提升保质期。
    nbsp当然了,用古老的踩踏办法,让土豆内纤维破碎,随后风干保存,也是办法之一,可以保存两三年。
    nbsp北方保存土豆,直接挖地窖就行。
    nbsp至于土豆的烹饪,赵清虎也简单介绍了一下。
    nbsp目前土豆少,烹饪还不急。
    nbsp等明年推广后,大概秋收第二批土豆的时候,就能有一部分端上餐桌。
    nbsp赵清虎很快把章程递了上去。
    nbsp皇帝的行动效率很高,大冬天的,就让工匠院派人开始学习,准备运送粮种去南方。
    nbsp大渊日报上,更是连续几天时间宣传土豆。
    nbsp至于宏丰帝自己,赵清虎听说,他已经连续吃了三天土豆炖牛肉,也不怕上火。不仅如此,还让人在宫中御花园开辟了一片地,打算来

第295章 寻根溯源[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