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4章 五郎在读书花钱上开始发力[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爹!”
    nbsp晚上餐桌上,五郎难得主动开口了。
    nbsp“怎么了?”
    nbsp“夫子说启蒙的书我已经读好了,接下来要读四书五经。”
    nbsp赵清虎吃了一惊,“这么快?”
    nbsp他这个半文盲,都没把那五本启蒙读物看完。
    nbsp几个意思,王童生的意思,五郎已经把五本启蒙读物读熟了,里面的繁体字也全都认全了,也理解了书本里面的意思?
    nbsp要开始读四书五经,这么快的吗?咱家五郎还真的是一个读书的种子?
    nbsp“要多少银钱?”赵清虎很快也反应过来了,五郎开口说这个,是要钱买书。
    nbsp他们家五郎在读书花钱这条路上,也要开始发力了。
    nbsp现在还是四书五经,等他的毛笔字有所长进后,笔墨纸砚要持续不断投入,还需要购买字帖,还有新的书籍。
    nbsp一些大儒对四书五经的释义,也是要购买的。
    nbsp“四书五经不便宜,镇上的书铺就有,有二两银子的,也有三两银子的。全套买齐了,要用二十四两银子。”三郎帮着五郎回答了这个问题。
    nbsp毕竟,去书铺问价格的是他。
    nbsp“三哥,我买手抄本就好,便宜点。”五郎立即道。
    nbsp赵清虎却摇了摇头,“五郎,你是要正经走读书科举这条路的!印刷版的书好些,不会有错处!而且,你一个读书人,手上全都是手抄本的,难免被人笑话。王童生帮你启蒙,日后你注定要去更好的学堂,总要用上的。”
    nbsp赵清虎掏了掏腰包,拿出了三十两银子,给了赵三郎。
    nbsp“给五郎买好的,此外,笔墨纸砚也买一些回来,家里面的不够用了。”
    nbsp“知道了爹。”
    nbsp“谢谢爹!”五郎道。
    nbsp“你我父子,不说这些。”
    nbsp饭后,赵大郎也主动开口了。
    nbsp“爹,山坳里面的水田您怎么想的?”
    nbsp“咱们家水稻壮实,目前还是八月底,距离咱们这入冬封冻还有两个多月,我想看看能不能长出二茬稻。”
    nbsp“二茬稻?”
    nbsp一桌子人,全都懵了。
    nbsp啥是二茬稻啊?
    nbsp“先让水田蓄水,过一段时间再看吧,反正山坳里面的水田,咱们也不轮种其他作物,就算养不出二茬稻,那就早点去把水田翻了,留下的稻杆就算是肥田了。”
    nbsp晚上,赵家的大厅内灯火通明。
    nbsp赵清虎把大郎几个全都叫到了大厅,除了他们,还有顾凌轩。
    nbsp毕竟,全家上下,明面上,学问最好的,算数最好的就是顾凌轩。
    nbsp“秋收完了,咱们家的稻谷也入仓了!接下来,咱们算上一算,家里上上下下,一年需要多少粮食,这些稻谷够不够,要不要再买粮。”
    nbsp算全家粮食需求,很简单。
    nbsp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们家目前有人口十四,加上九个奴仆,便是二十三口人。
    nbsp算成年人,算上顾凌轩也就十二人,其余的,都算是未成年人口,是十一人。
    nbsp成年人口粮,一天需要两斤米,当然了,若是饭菜有油水,米饭会吃的少一些。
    nbsp未成年口粮,取一个平均值,一斤半吧。
    nbsp顾凌轩扒拉算盘珠子,好一会,才有了结果。
    nbsp一万四千七百八十三斤!跟赵清虎心算的一样。
    nbsp一百斤稻谷,能出六十斤精米,多也多不了多少。
    nbsp如此算来,他们家全家若是都吃精米,大概需要两万五千斤稻谷。
    nbsp目前,他们家的稻谷,才一

第104章 五郎在读书花钱上开始发力[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