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国野史大甩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章 张勋的复辟闹剧[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了北京,他先去紫禁城给溥仪磕了三个响头,小皇帝问他:“张爱卿,你能让我重新当皇帝吗?”他拍着胸脯保证:“奴才万死不辞!”转头就把黎元洪软禁在总统府,又把康有为从上海接来——这位“康圣人”早就备好复辟诏书,两人一合计,7月1日凌晨敲响了紫禁城的景阳钟。
    nbsp复辟当天,北京城里乱成一团。前清遗老们翻箱倒柜找朝服,有的官帽太小,硬塞进去把耳朵压得通红;有的马蹄袖磨破了,就用红纸糊上充数。张勋自己穿着黄马褂,戴着双眼花翎,骑着高头大马在街上巡查,见人就问:“辫子接上了吗?”商铺被迫挂出龙旗,有个理发铺老板机灵,连夜写了块牌子:“本店专梳辫子,各色假辫有售”,竟发了笔不小的财。
    nbsp闹剧终究长不了。段祺瑞在天津马厂誓师讨逆,喊出“再造共和”的口号日,讨逆军炮轰北京,辫子军哪是对手?有的士兵吓得把辫子剪了扔地上,喊着“我不是辫子军”;有的躲进胡同,被老百姓用扁担追着打。张勋在荷兰使馆的墙头上看着自己的军队溃散,痛哭流涕:“我的兵啊!我的辫子啊!”
    nbsp复辟失败后,张勋躲在荷兰使馆,后来移居天津租界,当起了寓公。他买下大片房产,开了家“松寿堂”,院子里养着鹿和孔雀,据说鹿是象征“禄位”,孔雀是盼着“复辟再开屏”。
    nbsp他依旧留着辫子,连家里的佣人都得扎条假辫。有次梅兰芳去拜访,见他正教孙子背《论语》,小家伙背错一句,他拿起戒尺就打手心:“记住了!君君臣臣,这才是正道!”但他也不是全然糊涂,晚年投资银行、当铺,成了天津的大富豪。有次冯玉祥来借钱,他眼皮都没抬:“要钱没有,要辫子我给你一根!”
    nbsp1923年9月12日,张勋在天津病逝,享年69岁。临终前,他让儿子把辫子剪下来,缝在自己的寿衣里:“我生是大清的人,死是大清的鬼。”他的葬礼上,前清遗老穿朝服哭灵,民国官员送挽联,连溥仪都派了内侍来吊唁。送葬队伍里,辫子军老兵们拖着花白的辫子,边走边唱他编的军歌:“辫子长,辫子香,保着皇上坐朝堂……”
    nbsp张勋的一生,像面歪扭的哈哈镜,照出了民国初年的荒诞。他是个彻底的“旧派人”:对清朝的忠诚刻进骨子里,哪怕帝制已被扫进垃圾堆,还抱着“复旧”的幻想不放。
    nbsp但抛开“逆贼”的标签,他又有着草莽英雄的底色:出身底层却讲义气,对下属宽厚,对朋友实在。连孙中山都评价他:“张勋愚忠,其人虽逆,其心可悯。”他的悲剧,在于把“忠诚”用错了地方——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死守着腐朽的旧制度,终究只能成为历史的笑柄。
    喜欢。

第10章 张勋的复辟闹剧[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