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国野史大甩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章 宋教仁遇刺沪宁站[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1913年3月20日傍晚,上海沪宁火车站,宋教仁穿着一身灰布长衫,正与送行的黄兴、于右任握手道别。他刚结束南方五省的竞选演说,口袋里揣着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斩获392席的捷报,镜片后的眼睛闪着兴奋的光:“诸君放心,此番北上组阁,必能将‘责任内阁制落到实处,让袁总统成为真正的虚位元首。”
    nbsp宋教仁的才干,早在三年前就已显露年,他在东京主编《民立报》,笔锋如刀,直刺清廷弊政;辛亥革命爆发后,他连夜起草《鄂州约法》,首次提出“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成为后来《临时约法》的蓝本。孙中山曾说:“钝初(宋教仁字)才思敏捷,精通宪政,吾不如也。”
    nbsp1912年8月,宋教仁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等组建国民党,意图遏制直指袁世凯的独裁野心。他不认同孙中山“武力讨袁”的主张,坚信“议会政治可以驯服强权”。在武汉演讲时,他站在阅马场的高台上,对着万余名听众说:“总统者,国民之公仆也,若其违法,国会可弹劾之,内阁可罢免之。”台下掌声雷动,而这番话,早已通过密探传到了北京新华宫。
    nbsp袁世凯起初想拉拢宋教人。据《宋教仁年谱》记载,袁曾派人送去五十万银元支票,说“钝初先生家境清苦,这点钱权当补贴家用”,宋教仁原封不动退回,附信说:“公为总统,我为议员,各守其分,不必以私款相赠。”后来又许以“内阁总理”职位,宋教仁笑答:“若国民党胜选,总理之位自当由党员推举,非总统私相授受。”
    nbsp的态度这种不卑不亢,让袁世凯动了杀心。北洋政府内务部秘书洪述祖在给上海青帮头目应桂馨的密电中写道:“宋教仁迭次演讲,锋芒太露,已危及大局,可设法处置。”(《宋教仁案证据汇编》)而宋教仁对此并非毫无察觉,临行前有人劝他“沪宁线治安混乱,改乘轮船为妥”,他却笑道:“共和时代,岂有政客因言论招祸之理?”
    nbsp20日晚7时45分,月台上人声嘈杂。宋教仁刚踏上车厢的踏板,突然从柱子后闪出一个黑影枪声撕裂暮色,他踉跄着转身,看见刺客穿一件藏青色短褂,正混入逃散的人群。“抓住他!”于右任的怒吼惊醒了混乱,黄兴扑过去扶住宋教仁,只见鲜血从他腹部涌出,迅速浸透长衫。
    nbsp“钝初!钝初!”黄兴声音发颤。宋教仁忍着剧痛,抓住他的手腕:“克强(黄兴字)兄,莫管我,快追刺客……我痛……”他被抬上救护车时,还在喃喃叮嘱:“别让人破坏了现场……这是证据……”
    nbsp沪宁铁路医院的急救室里,煤油灯的光晕随着医生的动作晃动。主治医生沃克(美国人)剪开宋教仁的长衫,发现子弹从右肋射入,斜穿腹腔,伤及肠道。“必须立刻手术。”他对黄兴说,可当手术刀划开皮肉,鲜血仍止不住地涌。凌晨2时,宋教仁的呼吸渐渐微弱,他拉着守在床边的于右任,气若游丝:“于兄……我死后,务必查清真相……诸公……继续奋斗……勿负我志……”
    nbsp3月22日凌晨4时48分,这位31岁的宪政斗士停止了呼吸。临终前,他留下三封遗书,一封致袁世凯,希望“总统开诚心,布公道,保障民权”;一封致国民党同仁,叮嘱“努力进行,勿

第6章 宋教仁遇刺沪宁站[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