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民国南京建共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舫上,歌女们改唱了新词。有位叫玉芬的姑娘,把《茉莉花》的调子填了新词:34;你看那五色旗儿飘,共和的日子要来到。34;听客里有穿军装的军官,也有戴瓜皮帽的商人,有人扔银元,有人摇头:34;还是《玉堂春》听着顺耳。34;画舫老板却笑得合不拢嘴,他刚给船身刷了新漆,船头插着的十八星旗在风里招展。
nbsp外国传教士约翰·司徒在日记里写:34;南京的变化令人惊讶。昨天还见着穿长袍的官员坐轿子,今天就有穿西装的议员骑自行车。34;他在鼓楼附近看见,新军士兵正教孩子们唱《中华民国国歌》,歌词里34;东亚开化中华早34;的调子,混着街头小贩34;卖蒸儿糕34;的吆喝,成了独特的晨曲。有个小孩举着纸做的五色旗,追着骑兵的马尾巴跑,笑声惊飞了树梢的麻雀。
nbsp但满清的遗老遗少并没有死心。夫子庙的墙根下,聚集着不少前清的旗人,他们把旗袍改短,藏起旗头,低声打听34;铁杆庄稼(指旗人俸禄)还发不发34;。有个叫金桂的旗人妇女,把祖传的玉镯当了,换了三斗米,她对邻居说:34;不管谁坐天下,能让娃吃上饭就行。34;街对面的布告栏上,贴着临时政府34;剪辫令34;的告示,有人用石头砸了个洞,洞里露出后面没撕干净的34;宣统三年34;皇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上海的电报局里,发往北京的电报堆积如山。孙中山给袁世凯的电文写得恳切:34;君若息兵,来南京任职,总统之位让贤。34;(《孙中山全集》)而袁世凯的回电却透着敷衍:34;北方局势不稳,暂难南行。34;窗外,英国领事馆的旗杆上,依旧挂着龙旗。
nbsp南京临时参议院的争论越来越激烈。关于34;国旗用五色旗还是十八星旗34;,代表们吵了三天。江苏代表说五色旗34;象征五族共和34;,湖北代表拍着桌子:34;十八星旗是起义时的旗,不能换!34;最后黄兴提议34;暂用五色旗,待统一后再议34;,才勉强平息争议。散会时,云南代表吕志伊摔了门:34;连面旗子都定不下来,还谈什么建国!34;(《参议院议事录》)
nbsp财政危机像块石头压在临时政府心头。孙中山让胡汉民去上海筹款,胡汉民在租界跑了半个月,只从华侨那里募到十万银元。他在给孙中山的信里说:34;沪上富商多持观望,谓非袁公上台不投钱。34;(《胡汉民自传》)总统府的卫兵们已三天没领到饷,有人偷偷把军装当了换馒头,被黄兴撞见,他解下自己的怀表塞给士兵:34;先拿去换些吃的,欠你们的军饷,我黄兴认账。34;
nbsp1月15日,孙中山接到武昌发来的急电:袁世凯与北方革命党人达成协议,只要清帝退位,他就赞成共和。孙中山当即在电文上批了34;可34;字。他走到窗前,看着庭院里那棵老梅树,枝头的花苞已微微绽开。黄兴走进来,手里拿着拟好的《清帝退位优待条件》,说:34;袁项城要给清室每年四百万两,是不是太多了?34;孙中山望着窗外的雪:34;只要能和平退位,就答应了吧。34;
nbsp那天傍晚,南京城飘起了雪花。总统府的灯光亮到深夜,孙中山还在批阅文件,案头堆着各地送来的贺电和请愿书。有份来自四川的电报说,那里的哥老会正打着34;共和34;的旗号抢地盘;还有份从东北来的,说张作霖的军队正往山海关集结。他揉了揉太阳穴,拿起笔在纸上写:34;革命之功,非一日可竟。34;
nbsp街面上的鞭炮声又响了起来,有人说是庆祝共和,有人说是商户讨好新政府。卖报的小孩喊着34;清帝有望退位34;的号外,报纸上印着孙中山的肖像,旁边配着袁世凯的照片,两人的目光在纸面相遇,像一场无声的较量。
喜欢。
第2章 民国南京建共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