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国野史大甩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9章 辛丑条约国权丧[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光绪二十六年九月(1900年10月李鸿章被慈禧从广州急召北上的。当他乘坐的轮船抵达天津时,看到的是34;城无完堞,市肆残破,骸骨枕藉34;(《李文忠公全集·奏稿》)的惨状。联军占领下的北京更是34;各街巷督署、王府、民居焚毁殆尽,洋人巡逻队肆行无忌34;(《庚子记事》)。庆亲王奕匡早已在此等候,这位咸丰年间的辅政王此刻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见到李鸿章便哭诉:34;各国索求太苛,老中堂务必设法挽回。34;
    nbsp十一国列强(除八国联军外,新增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组成的公使团,早在十月就提出了《议和大纲》十二条,第一条便是34;惩办祸首34;,要求处死载漪、载勋等12名王公大臣。李鸿章拖着浮肿的双腿往返于各国使馆,德国公使克林德的遗孀更是手持亡夫的血衣,坚持要光绪帝亲自道歉。他在给慈禧的电报中写道:34;彼方气势汹汹,条款之酷,亘古未有。臣病体难支,唯竭力磋磨,冀减万一。34;(《李鸿章电稿》)
    nbsp各国对于赔款更是狮子大开口。俄国首先提出要赔偿白银1.3亿两,德国紧随其后索要4亿马克(约合白银1.5亿两),英国则按军费支出核算出1.1亿两的账单。李鸿章让幕僚将各国索赔额相加,得出的数字竟高达10亿两—。他在病榻上召见美国公使柔克义时,说道:34;中国百姓已苦不堪言,若赔银过巨,恐生民变,于各国商务亦无益处。34;(《美国外交档案》)
    nbsp光绪二十七年正月(1901年2月),列强终于同意将赔款总额定为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合计9.8亿两。这个数字的寓意极为屈辱——当时中国约有4.5亿人口,相当于每人要赔款一两白银。李鸿章在给张之洞的密信中痛陈:34;此次赔款,以全国之力供奉外夷,民力将尽,国祚堪忧。34;(《张文襄公全集》)这段花的意思就是:这次的赔款,要用全国的力量来供奉外国侵略者,百姓的力量将要耗尽,国家的命运令人担忧。
    nbsp光绪二十七年二月(1901年3月),列强将《辛丑条约》正式文本送达李鸿章案前。他戴着老花镜逐字审阅,看到34;划定使馆区34;一条时,猛地将条约拍在案上——东交民巷被划为34;使馆界34;,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在界内驻兵,俨然成了34;国中之国34;。幕僚吴永(曾国藩的孙女婿)在《庚子西狩丛谈》中记载:34;中堂咳喘加剧,骂曰39;此乃扼住京师咽喉39;,言毕呕血不止。34;
    nbsp条约第七条规定:34;拆毁大沽炮台及北京至山海关沿线炮台34;,并允许各国在天津、唐山、山海关等12处34;留兵驻守34;。这意味着从渤海湾到北京城的军事屏障被彻底拆除,列强的炮舰随时可直抵通州。李鸿章曾试图争取保留大沽炮台,却被英国公使萨道义怼回:34;若清廷能保证不再排外,炮台留之何用?34;(《英国蓝皮书》)
    nbsp更屈辱的是34;惩办祸首34;条款。载漪、载勋等8人被判处死刑(或赐死),毓贤、赵舒翘等13人被革职流放,各省督抚中曾支持义和团的56人被革职查办。连徐桐、刚毅等已死官员也被追夺官爵,34;天下共弃34;。慈禧为保全自身,竟在回电中称34;诸事照办34;,这种妥协让李鸿章心寒,他对儿子李经方说:34;太后只顾自保,置国体于不顾矣。34;(《李鸿章家书》)
    nbsp条约还规定:34;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39;与诸国仇敌39;的组织,违者处死34;,地方官若辖区内发生反帝事件34;必须

第69章 辛丑条约国权丧[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