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国野史大甩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5章 英法火烧圆明园[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被乱枪打死,尸身弃于湖中,湖水尽赤。”
    nbsp十月十八日,额尔金下令纵火焚烧圆明园。英军第一师的士兵们手持火把,从圆明园的正门开始,依次点燃了正大光明殿、勤政亲贤殿、海晏堂、远瀛观……一时间,“火光冲天,烟焰弥天蔽日,京中白昼如夜”(《光绪顺天府志》)。
    nbsp这场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昔日“廊腰缦回,檐牙高啄”的宫殿群,化作断壁残垣;“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福海,漂满了烧焦的木片与尸体;那些历经千年的古籍字画,或被焚毁,或被掠走,仅《四库全书》副本就有数百册在火中化为灰烬。法国作家雨果在致友人的信中痛斥:“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两个强盗将受到制裁——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他们共同抢掠了圆明园,然后手挽手回到欧洲,一个装满了腰包,一个装满了宝箱。”
    nbsp大火熄灭后,圆明园仅存十余处建筑遗迹,如西洋楼的大水法、远瀛观残柱,成为列强侵略的永恒见证。奕欣在给咸丰帝的奏折中写道:“园庭灰烬,满目疮痍,臣等目击心伤,不胜痛愤。”(《筹办夷务始末》)而逃至热河的咸丰帝得知园毁,“呕血数升,从此圣体渐衰”(《清文宗实录》),终在次年病逝,留下一个风雨飘摇的王朝。
    nbsp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一座园林的消失,更是中华文明遭受的一次重创。据统计,园内约150万件文物被掠夺,散落在英、法、美、俄等国的博物馆与私人手中。直到今日,这些流失的珍宝仍在诉说着那段屈辱的历史。正如清代学者王闿运在《圆明园词》中所叹:“昆明湖水洗战血,玉泉山火照宫阙。可怜一代繁华地,化作青磷野鬼乡。”
    nbsp这场浩劫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迫使士大夫阶层开始正视中西差距,为日后洋务运动的兴起埋下了思想伏笔。而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则永远矗立在那里,提醒着后人:落后就要挨打,文明的存续需要国力的扞卫。
    喜欢。

第55章 英法火烧圆明园[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