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国野史大甩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章 撤藩令下三藩反[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   nbsp消息传到云南,吴三桂气得直蹦。他没想到这二十岁的小皇帝,真敢对自己下手。他召集心腹将领在王府密谋,总兵吴应麒拍着桌子说:“王爷为大清打了半辈子江山,现在鸟尽弓藏,不如反了!”
    nbsp吴三桂看着墙上自己当年降清时穿的铠甲,沉默了很久——他这辈子,先叛明,再降清,要是再反清,后人得怎么骂他?可一想到要交出兵权,回辽东当闲人,又咽不下这口气。
    nbsp这时候,福建的耿精忠也收到了撤藩令。他比吴三桂干脆,一边假意接旨,一边偷偷派人联络吴三桂,说“愿意一起干”。
    nbsp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吴三桂在昆明竖起“兴明讨虏”的大旗。他穿上明朝的总兵官服,带着部众到永历帝坟前哭祭,说“臣吴三桂,今日起复明室,报答先帝恩德”。这出戏骗了不少人,云南的汉官、百姓,还有些怀念明朝的士人,纷纷响应。
    nbsp吴三桂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出兵贵州、湖南,旧部们闻风而动,不到三个月,湖南全省就成了他的地盘
    nbsp吴三桂起兵的消息传到北京,朝堂上下慌成一团。那些当初反对撤藩的大臣,纷纷指责“明珠等人误国”,甚至有人提议“杀明珠向吴三桂谢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康熙却异常镇定,在太和殿召集百官说:“三藩早晚要反,早反早平,晚反更难。朕意已决,必讨之!”
    nbsp他马上调兵遣将:让顺承郡王勒尔锦当宁南靖寇大将军,率军守荆州,挡住吴三桂北上;派康亲王杰书去浙江,防备耿精忠;命安亲王岳乐去江西,切断吴三桂和耿精忠的联系。
    nbsp可清军多年没打大仗,将领多是纨绔子弟。勒尔锦到了荆州,居然不敢渡江,天天在营里喝酒;杰书在浙江,被耿精忠的军队打得连连后退——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nbsp康熙十三年三月,耿精忠在福州起兵响应,自称“总统兵马大将军”,出兵浙江、江西;四月,尚可喜的儿子尚之信软禁了老爸,在广州也反了。三藩联手,半壁江山落入叛军之手,连陕西提督王辅臣、广西将军孙延龄都跟着反了,清朝一时间被逼到了墙角。
    nbsp有一次,康熙看军报,见到勒尔锦“请求增兵十万”的奏折,气得把笔扔在地上。他想起擒鳌拜时的果断,想起南书房那帮年轻人的勇猛,对身边太监说:“传旨,申斥勒尔锦!再畏缩不前,朕亲自去荆州!”
    nbsp那时候的北京城,人心惶惶。富户往乡下转移家产,有的大臣偷偷把家眷送回关外。康熙却做了个惊人决定:照常举行科举考试。他说:“要是因为叛乱就废了科举,才真的乱了人心。”放榜那天,他还亲自去贡院,对新科进士说:“你们安心做官,三藩必平,天下必安。”
    nbsp而在湖南前线,吴三桂的军队却停下了脚步。他打下岳阳后,没趁胜北上,反而派人去北京,说“愿意跟清朝划江而治”。
    nbsp吴三桂的犹豫,给了康熙喘息的机会。少年天子抓住这个空隙调整部署:先集中兵力打耿精忠,再招抚王辅臣,孤立吴三桂。
    nbsp撤藩令下,烽火燎原,这是康熙亲政后面临的最大考验。他或许没料到叛乱来得这么快、这么猛,但他更没料到,这场打了八年的战争,会让他从一个年轻帝王,真正变成能驾驭天下的君主。而吴三桂,这个反复无常的枭雄,也将在这场战争中,走到自己命运的终点。
    喜欢。

第12章 撤藩令下三藩反[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