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国野史大甩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章 康熙冲龄继大统[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紫禁城乾清宫的龙榻前,烛火摇曳,映着顺治帝蜡黄的脸。
    nbsp顺治帝的病来得又急又猛,从染上天花到卧床不起,不过短短五天。他心里清楚,自己时日无多,最要紧的是选定继承人。可他生前最疼爱的皇四子早已夭折,剩下的几个儿子里,最大的也才十岁,选谁来坐这龙椅,成了他最后的难题。
    nbsp《清稗类钞》里记载,顺治曾想把皇位传给堂兄岳乐,觉得“子少国疑,不如立长君”。这话传到孝庄太后耳朵里,老太太立刻拄着拐杖冲进寝宫,指着顺治的鼻子骂:“你忘了太祖太宗创下的基业?怎能拱手让给旁支!”
    nbsp让他下定决心选玄烨的,是一个叫汤若望的洋人。这位在钦天监任职的传教士,深得顺治信任。他说:“皇三子玄烨出过天花,终身免疫,不会像陛下这样被病魔夺去性命,此乃天意。”在那个天花能轻易夺走帝王性命的年代,这话比任何理由都有说服力。顺治点了点头,让王熙、麻勒吉两位大臣草拟遗诏。他躺在病榻上,听着王熙念“立皇三子玄烨为皇太子,继朕登基,即皇帝位”,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释然。他招手让玄烨过来,用枯瘦的手摸了摸儿子的头——这孩子去年出天花时,差点没挺过来,如今额头上还留着淡淡的痘痕,没想到竟成了继位的资本。
    nbsp正月初七夜里,顺治帝驾崩,年仅二十四岁。遗诏里除了定立储君,还特意指定了四位辅政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顺治的心思很明白,这四人有满有蒙,有文有武,互相牵制,总能保得小皇帝长大成人。
    nbsp正月初九,登基大典在太和殿举行。玄烨穿着一身不合身的龙袍,领口和袖口都要宫女提着才能走路。他被太监架着走上丹陛,脚下的金砖冰凉。殿外的百官跪了一地,山呼“万岁”的声音震得他耳朵疼,他忍不住想回头找母亲,却被旁边的太监轻轻按住了肩膀。
    nbsp孝庄太后站在屏风后,看着孙子被簇拥着坐上龙椅,眼泪又忍不住掉了下来。她知道,这把椅子不是好坐的。儿子顺治六岁登基,被多尔衮压了七年;如今玄烨更小,四个辅政大臣会不会变成第二个、第三个多尔衮?她悄悄对身边的侍女说:“以后每日给皇上讲太祖创业的故事,让他知道这江山来得有多难。”
    nbsp玄烨还不懂什么叫“江山”,他只觉得这大典太漫长。司仪官喊“跪”,他就跟着太监的指引往下跪;喊“叩首”,他就趴在地上磕头。磕到第三轮时,他的小膝盖已经疼得发麻,偷偷抬眼看向阶下,只见四位辅政大臣站在最前面,为首

第9章 康熙冲龄继大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