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国野史大甩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5章 隆武帝汀州被俘[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南京城被攻破,弘光帝被清军掳走,南京陷落仅三天,清军颁布“剃发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命令并没有使江南百姓屈服。在福建沿海的一艘渔船上,一个身着粗布长衫的中年男子正望着大陆方向叹息——他就是南明第二个政权的主角,唐王朱聿键。
    nbsp朱聿键是朱元璋第二十三子朱桱(jìng)的八世孙,按辈分是崇祯的爷爷辈,十四岁时因祖父唐王朱硕熿偏爱小妾所生的儿子,被扔进王府高墙圈禁了十六年,吃尽苦头。直到崇祯年间才被释放,封为南阳王。可他天生是个“不安分”的主,李自成攻河南时,他竟自募兵马北上勤王,结果被崇祯以“藩王不得掌兵”为由废为庶人,又关了三年。
    nbsp这位被囚禁了半辈子的王爷,身上没有半点贵族的骄奢,倒有股儒家士大夫的风骨。南京陷落时,他正流亡福建,被南安伯郑芝龙(就是郑成功的父亲)看中。郑芝龙是东南海霸,手里握着数万水师,见弘光政权垮台,便想找个藩王当傀儡,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朱聿键虽无兵无卒,却有“龙子龙孙”的身份,于是成了郑芝龙的“最佳人选”。
    nbsp顺治二年闰六月二十七日,朱聿键在福州称帝,改元“隆武”。登基那天没有像样的宫殿,就在巡抚衙署里搭了个草台,他穿着洗得发白的旧龙袍,对着文武百官深深一揖:“朕无德无能,只因国难当头,暂摄大位。若有能者光复大明,朕愿避贤退位。”这话让在场的黄道周等老臣热泪盈眶——比起弘光帝的荒淫,这位隆武帝简直是“圣人”。
    nbsp可隆武帝很快发现,自己这个皇帝当得很憋屈。郑芝龙把军政大权牢牢攥在手里,朝廷里的官员不是他的子侄,就是他的部将。隆武帝想整顿军备,郑芝龙说“军饷不足”;想召见地方官,郑芝龙说“路途不靖”;甚至连隆武帝想给殉国的史可法追封谥号,郑芝龙都阴阳怪气地说:“一个死了的文官,费那笔墨干啥?”
    nbsp最让隆武帝窝火的是郑芝龙的“生意经”。这位海盗出身的伯爵,一边当着南明的太师,一边偷偷派人与清军联络,开出的条件是“割福建为藩属,岁贡银十万两”。有一次,隆武帝在朝堂上质问郑芝龙:“太师常说要北伐,可粮草在哪里?兵马在哪里?”郑芝龙竟拍着桌子吼道:“陛下若要不满意,你自己来弄!”(《南明史》)气得隆武帝当场呕了血。
    nbsp好在朝堂上还有忠臣。大学士黄道周是明末理学大家,七十多岁的人了,见隆武帝有志难伸,主动请缨:“陛下,臣愿回老家江西募兵,为陛下前驱!”隆武帝握着他的手哭了:“先生年迈,朕不忍……”黄道周大笑:“臣虽老,尚能上马击贼!”
    nbsp可黄道周前脚刚走,郑芝龙后脚就断了他的粮饷。这位老夫子硬是靠讲学募捐,凑了些铜钱,带着几千农民军就敢北上。走到婺源(今江西婺源)时,被清军包围。部下劝他突围,黄道周说:“吾负陛下托,唯有死耳!”(《明史·黄道周传》)被俘后,清军劝他投降,他在狱中写下“纲常万古,节义千秋

第75章 隆武帝汀州被俘[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