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明武宗应州大捷[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 nbsp可朱厚照不管这些,他让人写了篇《平虏露布》(报捷文书),里面把自己吹成了战神:34;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朱寿,身先士卒,斩将夺旗,蒙古小王子望风而逃,此乃陛下天威所致!34;还逼着大臣们给他加官进爵,说:34;既然打了胜仗,就该封朕为39;镇国公39;,岁俸(年薪)五千石。34;
nbsp大臣们哭笑不得,说:34;陛下已经是天子了,怎么还能当国公?34;朱厚照却瞪眼睛:34;天子是天子,朱寿是朱寿,两码事!34;最后还是依了他,给34;朱寿34;封了爵,还在宣府盖了座34;镇国府34;,算是他的34;将军府34;。《明武宗实录》里记载:34;是役也,斩虏首十六级,我军死者五十二人,重伤者五百六十三人。34;意思是斩杀蒙古人十六个,明军死了五十二人,重伤五百多人。看起来战果不大,但这是明朝中期少有的皇帝亲征胜利,而且确实打退了蒙古人的进攻,让边境安稳了好几年。
nbsp朱厚照把应州大捷当成自己最大的骄傲,回到宣府后,天天跟人讲战斗的细节,说自己如何斩杀蒙古兵,如何指挥军队。他还让人做了个金牌,上面刻着34;应州大捷功第一34;,挂在脖子上,见人就炫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有次一个老将军跟他说:34;陛下,其实这次能赢,主要是蒙古人没想到咱们会拼命,而且他们长途奔袭,粮草不够,才退的。34;朱厚照听了不高兴:34;不管怎么说,赢了就是赢了,你敢说朕没功劳?34;老将军赶紧闭嘴,心里却想:34;这皇帝,跟个孩子似的,就爱听好话。34;
nbsp更荒唐的是,他竟然让人把战场上的武器、盔甲都收集起来,在镇国府里建了个34;战功陈列馆34;,还亲自写解说词,说这把刀是34;朕斩杀敌将时用的34;,那副盔甲是34;朕在阵前被箭射中的34;。其实好多东西都是后来造的,根本不是战场上的真品。
nbsp江彬趁机讨好,说:34;陛下的功劳,比成祖爷还大,应该立个碑纪念。34;朱厚照听了更高兴,立刻让人在应州城外刻了块34;平虏碑34;,上面写满了他的34;英勇事迹34;。可没过几年,这碑就被蒙古人推倒了,据说他们看不惯上面吹牛皮的话。
nbsp虽然打了胜仗,但这次亲征也暴露了不少问题。朱厚照把朝廷大事扔在一边,整天在宣府玩乐,北京的官员们群龙无首,好多奏折堆在宫里没人批。有个地方发生水灾,百姓等着朝廷赈灾,可文书送不到皇帝手里,等朱厚照回来时,已经饿死了不少人。
nbsp杨廷和在奏折里忧心忡忡地说:34;陛下在外,朝政荒废,人心浮动,万一再有叛乱,怎么办?34;可朱厚照只当耳旁风,还说:34;有你们在,怕什么?34;他不知道,大臣们虽然不敢明着反对,但心里已经对他越来越失望。
nbsp更危险的是,江彬借着皇帝的信任,在军队里安插自己的人,排除异己。大同总兵王勋因为在应州大捷中功劳最大,被江彬嫉妒,找了个借口贬到了南方。
nbsp有个秀才写了首诗:34;应州城外血未干,宣府城里歌正欢;可怜河边无家客,犹望官家发米团。34;结果被巡逻的锦衣卫抓到,打了一顿板子,说他34;诽谤圣上34;。
nbsp正德十三年正月,朱厚照总算带着大军回到北京。进城那天,他骑着高头大马,穿着亮闪闪的盔甲,接受百姓的欢呼,可人群里的笑容大多是装出来的,有人偷偷说:34;回来有什么用?还不是接着玩?34;
nbsp应州大捷成了朱厚照一生中最光彩的一笔,他到死都在炫耀这次胜利。可在史书上,对这场仗的评价并不高,《明史》里说:34;武宗狎(xiá)近群小,耽于游乐,虽有应州之捷,不足以掩其荒淫之过。34;意思是他亲近小人,沉迷玩乐,就算有应州大捷,也掩盖不了他的荒唐。
喜欢。
第32章 明武宗应州大捷[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