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汪直受宠掌西厂[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成化十三年正月,北京城西华门外突然多了处院落。朱漆大门上没挂匾额,只守着两队缇骑,腰间佩刀鞘上镶着银质狼头——这是新立的西厂,提督太监汪直,带着百十个小太监,专管34;察访谋逆妖言、大奸大恶34;。头天挂牌,就把建宁卫指挥同知杨晔(yè)锁了来。
nbsp汪直早年在万贵妃宫里当差,专管给贵妃养斗蛐蛐,爱竖着耳朵听墙角。有次宪宗跟万贵妃说:34;最近朝堂上有些风声,不知道哪些人靠得住。34;汪直当晚就蹲在文华殿墙角,听见几个大臣议论要弹劾万贵妃的亲戚,第二天一早就跪着把话学了去。宪宗觉得这太监机灵,调去御马监,让他34;密察外事34;。
nbsp所谓34;密察34;,就是让汪直带着两个小太监,换上布衣在京城溜达。他们蹲在酒肆茶馆听闲话,扒着墙缝看官员家眷出门,连吏部尚书尹旻(mín)昨晚喝了几杯酒、翰林院编修刘珝(xǔ)家的厨子偷了钱,都能一五一十报给宪宗。有回宪宗问:34;都说兵部尚书余子俊要告老,是真的吗?34;汪直答:34;奴才见他昨晚在后院给桃树剪枝,哼着小曲呢,不像要走的样子。34;宪宗听了哈哈大笑,觉得比锦衣卫的密报靠谱多了。
nbsp西厂设立那天,汪直穿着蟒纹贴里,站在院子里训话:34;咱们西厂,就像皇上的眼睛,不管是王公大臣还是贩夫走卒,有不对劲的就得盯着。34;他手里把玩着一把象牙柄的小刀子,那是宪宗赏的,说是34;见此刀如见朕34;。底下的人知道,这刀子不光是摆设——头天抓杨晔,就是因为有人说他34;私通外番34;,汪直根本没报刑部,直接把人扔进西厂的刑房。
nbsp杨晔是前朝名臣杨荣的曾孙,建宁卫的军官。他被抓进来,只因老家有个仇家诬告他34;杀人埋尸34;。西厂的校尉根本不问证据,把杨晔绑在34;琵琶骨34;刑具上——这东西像个铁制琵琶,把人胳膊反扣在背后,越挣越紧,骨头能被勒出血印。杨晔疼得喊冤,校尉们就往他嘴里塞抹布,笑着说:34;杨大人,到了这儿,喊破喉咙也没用。34;
nbsp更狠的是34;弹琵琶34;之刑,用铁钩勾住犯人的肋骨,像弹琵琶一样来回拉扯。杨晔熬不住,胡乱招认34;曾收受贿赂两万两34;。汪直得了供词,立刻派兵抄家,连他七十岁的老父亲杨泰都被抓来,爷俩关在一间牢房里,杨泰看着儿子血肉模糊的样子,当场气绝。这事传到内阁,首辅商辂(lù)气得拍桌子:34;杨荣是辅佐成祖、仁宗的功臣,如今子孙被如此折磨,朝廷体面何在?34;
nbsp可汪直根本不在乎。他查案有个规矩:不管真假,先抓了再说。有个叫吴绶的郎中(六部中层官员),只因跟朋友喝酒时说了句34;西厂校尉像疯狗34;,第二天就被按了个34;诽谤朝廷34;的罪名,打了四十廷杖,贬到云南烟瘴之地。还有个卖菜的老汉,大清早挑着担子骂了句34;天杀的34;,正好被巡逻的校尉听见,硬说他34;咒骂皇上34;,拉回西厂打了二十板子,菜担子都被踩烂了。
nbsp当时北京城里流传着个笑话:有户人家夜里夫妻吵架,妻子骂丈夫34;你再凶,明天让汪太监把你抓去34;,丈夫立刻不敢作声。连小孩哭夜,只要说34;汪直来了34;,立马就停。《明通鉴》里记:34;西厂缇骑四出,民间斗詈(lì,骂)鸡狗琐事,辄置重法,人情大扰。34;意思是连街坊吵架、鸡狗打架的小事,西厂都能拿来治重罪,老百姓吓得惶惶不可终日。
nbsp商辂实在看不下去,联合了六部九卿(朝廷高级官员)共七十多人,联名上奏弹劾汪直。奏折里写
第27章 汪直受宠掌西厂[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