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永乐迁都定北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夏原吉想出个主意:让四品以上官员全家搬迁,五品以下只带随从,家属留在南京。可还是有人不愿意走。翰林院学士解缙偷偷对人说:34;北方苦寒,又缺粮食,迟早要出问题。34;这话传到朱棣耳朵里,后来解缙被贬到交趾(今越南),据说就跟反对迁都有关。
nbsp迁都最麻烦的是粮食供应。北京周围的耕地不够多,每年要从江南运四百万石粮食过来,全靠大运河。负责漕运的平江伯陈瑄(xuān)把运河疏通了一遍,还发明了34;兑运法34;——让农民把粮食交到运河沿岸的粮仓,再由官军负责北运。有个漕工的歌谣是这么唱的:34;漕船摇啊摇,摇到通州桥,三年两载不回家,老娘哭断腰。34;
nbsp北京城的百姓也有自己的烦恼。为了扩建城区,不少人家的房子被拆了,官府给的补偿少得可怜。有个叫王二的铁匠,祖辈住在王府井(当时叫34;十王府街34;),房子被拆后只能搬到城外,他对着城墙哭:34;皇上要建金銮殿,就不管我们小老百姓的死活了?34;
nbsp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迁都大典如期举行。朱棣穿着十二章纹的衮(gǔn)服,登上奉天殿的宝座,接受百官朝拜。礼炮声震得琉璃瓦嗡嗡作响,可就在庆典进行到一半时,突然狂风骤起,夹杂着冰雹砸下来,把殿角的旗帜都撕裂了。有个胆小的官员吓得瘫在地上,嘴里念叨着:34;上天发怒了,上天发怒了!34;
nbsp奇怪的还在后面,四月初八那天,雷雨交加,紫禁城的三大殿(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突然起火,火光冲天。朱棣正在偏殿处理政务,听说后跌跌撞撞跑出来,望着熊熊大火直跺脚:34;是朕错了吗?是朕不该迁都吗?34;这场火烧了三天三夜,三大殿全成了废墟,直到二十年后才重新建成。
nbsp火灾后,大臣们又开始议论迁都的事。主事萧仪上奏说:34;迁都劳民伤财,上天示警,恳请陛下迁回南京。34;朱棣气得把奏折撕了,下令把萧仪拖出去斩了。他还下了道诏书,说:34;北京乃朕旧藩,地势险要,足以控四夷、安天下,迁都之举,永不再议!34;
nbsp迁都对明朝的影响慢慢显现出来。正面来说,北京成了北方的军事重镇,朱棣五次北伐都从这里出兵,有效打击了蒙古势力。有个叫杨荣的大臣说:34;以前蒙古人打过来,朝廷要等好几天才能收到消息;现在皇上就在北京,一声令下,军队当天就能出发。34;北方的经济也跟着发展起来,通州成了漕运枢纽,张家口成了茶马互市的集散地,连辽东的人参、貂皮都能通过驿站很快运到北京。
nbsp但麻烦也不少。为了维持北京的运转,每年要花掉国库大半收入。《明会典》记载,光是漕运的费用,就占了全国财政支出的三成。江南的百姓负担越来越重,永乐末年就爆发了好几次农民起义,虽然都被镇压下去,但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34;自从天子迁北去,江南百姓苦断肠。34;
nbsp还有个意想不到的好处——北京城的胡同文化渐渐形成了。为了安置迁来的官员和士兵,朝廷在紫禁城周围建了许多四合院,纵横交错的小巷就成了胡同。这些胡同里,住着达官贵人,也住着小商小贩,三教九流汇聚,慢慢孕育出独特的京城文化。
nbsp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在第五次北伐回程中病逝,临终前还念叨着:34;把朕葬在天寿山,陪着北京城。34;他的儿子朱高炽(洪熙帝)上台后,又想迁回南京,甚至派太子朱瞻基去南京打前站。可朱高炽只当了十个月皇帝就死了,朱瞻基(宣德帝)继位后,觉得北京确实比南京更适合防御蒙古,迁都的事才算彻底定下来。
nbsp到了正统年间,紫禁城的三大殿重新建成,北京城的城墙也包上了砖石,成了一座固若金汤的雄城。有次蒙古瓦剌部想攻打北京,看到城墙上密密麻麻的火炮,吓得没敢靠近。当时的兵部尚书于谦说:34;成祖爷迁都北京,就是要让子孙后代记住,守住这里,才能守住大明的江山。34;
nbsp如今站在北京中轴线上,从永定门向北望去,还能看到当年永乐年间奠定的城市格局。故宫的太和殿(即当年的奉天殿)依然雄伟,殿前的云龙石雕还是那块从房山大石窝运来的巨石,只是上面的纹路被岁月磨得有些模糊了。
nbsp明朝灭亡后,清朝继续以北京为都城,对紫禁城进行了多次修缮,但基本格局没变。有个清朝的外国传教士在日记里写:34;北京的宫殿比欧洲任何一座王宫都更宏伟,它的布局体现了中国人对39;天圆地方39;的理解,也显示了帝王的权威。34;
nbsp1987年,北京故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评价里有句话:34;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34;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永乐十八年那次影响深远的迁都。
nbsp那些为建造北京城付出生命的工匠、民夫,大多没留下名字,但他们的心血凝固在每一块砖瓦、每一根梁柱里。当游客抚摸着故宫的红墙时,或许能感受到无数普通人用汗水和生命,浇筑出的历史的体温。
喜欢。
第12章 永乐迁都定北京[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