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国野史大甩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章 朱允炆登基削藩[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  nbsp民间还有个更邪乎的说法:朱棣装疯时,曾被一个老和尚看破。老和尚在他门口化缘,念了句:34;燕王燕王,何不分疆?34;朱棣听了,让人把老和尚请进来,老和尚说:34;朱允炆削藩太急,必遭反噬,王爷若能举兵,定能成功。34;老和尚又说:34;贫僧特来送给王爷一顶白帽子。34;——34;王34;字加34;白34;,就是34;皇34;。
    nbsp朱允炆坐在龙椅上,总觉得屁股底下硌得慌。削藩的诏书一道接一道发出去,可反对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nbsp有个叫卓敬的户部侍郎,冒死上奏:34;陛下,燕王智虑绝伦,酷似高帝(朱元璋),不如把他改封到南昌,既保全亲情,又能防患未然。34;朱允炆把奏折扔在地上:34;卓爱卿多虑了,燕王都疯了,还能干嘛?34;卓敬趴在地上哭:34;陛下!猛虎装睡,您可别当它是病猫啊!34;
    nbsp可朱允炆听不进去。他信任的黄子澄和齐泰,都是书生出身,纸上谈兵头头是道,真要论权谋,还差得远。有次齐泰建议调走北平的守军,朱允炆想都没想就答应了,结果那些守军刚离开,朱棣就把北平的兵权攥在了手里。
    nbsp宫里的太监也没闲着。朱元璋在位时,太监不准干政,可朱允炆心软,对太监们比较宽松。有个叫王景弘的太监,被派到北平监视朱棣,竟被朱棣用金银收买,成了燕王府的眼线,南京的一举一动,朱棣都了如指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最要命的是,朱允炆身边没什么能打的将领。朱元璋把功臣杀得差不多了,剩下的要么老要么弱。他任命的大将军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儿子,看着威风凛凛,其实是个草包——后来朱棣打到南京,就是这小子开的城门。
    nbsp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冬天,南京下了场大雪,朱允炆在宫里赏雪,突然想起爷爷朱元璋。他走到朱元璋的御书房,看到墙上挂着一幅《雪夜访普图》,画的是宋太祖赵匡胤雪夜找赵普商量国事。朱允炆叹了口气:34;爷爷,您当年有徐达、常遇春,可我有谁呢?34;
    nbsp窗外的雪花落在梅枝上,簌簌作响,像在回答,又像在嘲笑。他不知道,此刻的北平,朱棣正站在城楼上,望着南方,眼里的34;疯气34;早已消失不见,只剩下冰冷的野心。
    nbsp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朱允炆终于对朱棣下手了——他下令逮捕燕王府的官属,还派张昺、谢贵带兵包围王府。可他没想到,这道命令,成了朱棣起兵的借口。
    nbsp朱棣穿着朝服,把张昺、谢贵请进王府,说有要事相商。两人刚进门,就被埋伏的刀斧手砍了脑袋。朱棣提着两颗人头,站在王府门口,对将士们说:34;朱允炆被奸臣蒙蔽,擅杀亲王,我今天要39;清君侧39;,为国除害!34;这就是历史上的34;靖难之役34;。
    nbsp消息传到南京,朱允炆正在跟方孝孺讨论《周礼》,听到朱棣起兵,吓得手里的书掉在地上:34;他...他不是疯了吗?34;方孝孺捡起书,正色道:34;陛下勿慌,燕王叛乱,师出无名,定能平定。34;可朱允炆看着窗外,突然想起湘王自焚的火光,心里第一次涌起一丝悔意。
    nbsp他或许忘了,爷爷朱元璋曾告诫过他:34;削藩要慢,要稳,更要狠。34;可他既没慢,也没稳,更没狠,只学了个皮毛,就敢动那些身经百战的叔叔。就像一个刚学下棋的人,不等看清棋盘,就敢跟国手对弈,输,是迟早的事。
    nbsp建文元年的秋天,南京城的梧桐叶落了一地。朱允炆站在奉天门上,望着北方,那里的战火已经燃起。他不知道这场仗会打多久,更不知道自己的结局会怎样。他只记得父亲朱标曾说:34;治国如治水,堵不如疏。34;可他现在,却把所有的闸门都关上了,只等着洪水滔天,至于堤坝能不能拦住洪水,只能听天由命了!
    喜欢。

第9章 朱允炆登基削藩[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