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蓝灯照骨,谁在数灯?[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鬼哭峡的夜风没有停歇,吹得岩壁呜呜作响。
nbsp王玄策挥了挥手,两名飞骑军士卒便将嘶吼不止的长孙衍拖拽进岩穴深处。
nbsp长孙衍手脚被缚,双目赤红如血,用尽全身力气挣扎着,声音嘶哑:“装神弄鬼!凭几盏伪灯就想迷惑天下人?痴心妄想!”
nbsp一名押解他的老卒在他耳边低声嘟囔了一句:“可……终南山的灯使,也曾在我家乡闹瘟疫时,救过我娘的命。”
nbsp长孙衍的怒吼戛然而止,仿佛被人扼住了喉咙,他猛地扭头看向那名老卒,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nbsp王玄策并不急于审问,他平静地走到岩穴中央的石案前,命人取来一盏幽蓝色的灯盏。
nbsp灯被点燃,火焰不大,却异常明亮,映照在凹凸不平的岩壁上。
nbsp诡异的是,那摇曳的灯火投出的影子,竟隐约呈现出一个跪地叩首的人形轮廓,随着火焰跳动,那影子仿佛在无声地忏悔。
nbsp“你父亲长孙无忌,一生谨慎,也曾行过善举。”王玄策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传入长孙衍耳中,“他曾于渭水之畔,救过三名身负重伤的灯使。那三人临终前,托我给你父亲带一句话,可惜他已经听不到了,现在,我便说给你听。”
nbsp王玄策顿了顿,目光落在长孙衍脸上:“他们说,‘火不烧善人。”
nbsp长孙衍的身体剧烈一颤,紧握的拳头指节发白,指尖不受控制地抖动起来。
nbsp他死死盯着那盏蓝灯和墙上跪拜的影子,嘴唇嗫嚅了几下,终究没能再说出一个字。
nbsp他眼中的疯狂怒火渐渐熄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不见底的迷茫与恐惧。
nbsp他不再挣扎了。
nbsp长安,东宫。
nbsp一只灰鸽穿过夜幕,落在李承乾的书房窗棂上。
nbsp他展开绑在鸽腿上的密报,看完后,神色没有丝毫波澜。
nbsp长孙衍已被控制,但他不打算立刻下令处决,也不打算将他押回长安。
nbsp一条被拔了毒牙的蛇,活着比死了用处更大。
nbsp“薛仁贵。”他唤道。
nbsp一身戎装的薛仁贵自暗影中走出,单膝跪地:“殿下。”
nbsp“传我将令,即刻起,封锁灵州通往长安的所有驿道、关卡。凡持‘长兴商号铜符者,无论官商,一律以‘私通外邦的罪名就地拘押,收缴其所有财物文书。记住,只抓不说,不必声张。”
nbsp薛仁贵心中一凛,他明白太子的用意。
nbsp这不是要抓人,而是要制造一场无声的恐慌。
nbsp长孙一党在朝中盘根错节,这条封锁令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下投进一块巨石,足以让那些潜伏的鱼惊慌失措,自乱阵脚,从而暴露出来。
nbsp“另外,”李承乾将一卷宗丢在案上,“这是崔明远的供词,命徐惠誊抄一份。在卷首,添上一笔。”
nbsp他蘸墨,在草纸上写下一行字:“长孙司徒曾与我密谈,言,‘若京中事败,可借道灵州,凭我等多年经营,引突厥右翼为外援,另立新主。”
nbsp写罢,他将草纸烧尽,对薛仁贵道:“让徐惠抄好后,‘不慎遗落在东宫书房外的长廊上。我知道,那个叫福安的小黄门,每日常去长孙府后门倒泔水。”
nbsp薛仁贵领命而去,心中对太子的手段愈发敬畏。
nbsp这不止是布局,这是在诛心。
nbsp与此同时,武媚娘正站在她的药园高台之上。
nbsp夜空中,北方的贪狼星异常明亮,隐有移动之势。
nbsp她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转身对心腹婢女吩咐了几句。
nbsp婢女领命,悄然换上布衣,赶赴人声鼎沸的西市。
nbsp她没有去寻常药铺,而是钻进一条偏僻小巷,找到了一名靠卖“祖传秘方”为生的游方郎中。
nbsp此人,正是数月前曾为长孙冲诊治不孕之症的医生。
nbsp婢女巧言令色,声称自家主人得了西域奇药,可令男子枯木逢春,愿以重金换取郎中手中的一张古方。
nbsp郎中贪图利益,欣然应允。
nbsp他不知道,在他转身取方子时,婢女已将他药箱中一包安神香粉,换成了一包由孙思邈的弟子亲手调配的致幻香灰。
nbsp三日后,夜深人静。
 
第73章 蓝灯照骨,谁在数灯?[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