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江南风起[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晋王李治的钦差仪仗,抵达了此行的第一站——苏州府。
nbsp李治,这位年仅十三岁的皇子,其言行举止堪称“皇子”的典范。
nbsp李治没有立刻传唤任何官员,也没有摆出钦差的威风。
nbsp而是先去祭拜了当地的文庙,对圣人牌位,行三跪九叩之礼,以示对“文脉”的尊重。
nbsp而后又亲自前往城外的粥棚,慰问那些因去年旱情,而生活困苦的流民,并以自己的名义捐出了百石粮食。
nbsp李治的一举一动,都透着一股“仁孝”与“亲民”的气息,让苏州的百姓对他赞不绝口。
nbsp在面对那些心中惴惴不安前来拜见的江南豪族时,李治的态度,更是温和到了极点。
nbsp“诸位皆是江南的才俊,大唐的栋梁。”
nbsp在苏州府衙的大堂之上,李治的声音温和而真诚,如同一阵春风拂去了众人心中的些许寒意。
nbsp“父皇此次派本王前来,非为问罪,实为彻查。是想查明这赋税亏空背后,究竟是如传言所说,有人故意偷逃,还是另有隐情?比如,遭遇了水患,或是……被地方酷吏,多有盘剥?”
nbsp“本王不愿冤枉一个好人,也绝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nbsp“还请诸位能体谅本王的难处,主动将府上的账目呈送上来,自查自纠。如此,本王也好在父皇面前,为诸位多多美言几句。”
nbsp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
nbsp既传达了皇帝的“威”,又展现了自己这位皇子的“恩”。
nbsp那些江南豪族们,听完之后,心中稍定。
nbsp他们看着眼前这个言辞恳切,面带微笑的少年皇子,心中的警惕不自觉地便放下了几分。
nbsp这位晋王殿下虽然是钦差,但毕竟年幼又素有“仁孝”之名,想必不会像当初的太子那般手段酷烈。
nbsp只要他们将账目做得“漂亮”一些,应该不难糊弄过去。
nbsp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
nbsp苏州各大豪族的府上,灯火通明。
nbsp无数的账房先生,都在连夜赶制着一本本,足以以假乱真的“完美账簿”。
nbsp但这些豪族即将要面对的,根本不是什么“文雅的较量”。
nbsp意外,突然就开始了。
nbsp第一个出事的,是苏州汪氏的族弟,汪守信。
nbsp此人是此次联合各大家族,对抗朝廷查账的主要牵头人。
nbsp三日前的夜里,有人发现他在自家的后花园中“不慎”失足落入了池塘,竟活活淹死了。
nbsp苏州府的仵作查验过后,给出的结论是——酒后失足意外身亡。
nbsp家属悲痛欲绝。
nbsp晋王李治听闻此事后,更是“痛心疾首”,亲自前往汪府吊唁,并厚赏其家人,以示“皇恩浩荡”。
nbsp第二个出事的,是本地最大的丝绸商,顾氏家主。
nbsp顾家是此次制作假账最为“完美”也最为嚣张的一家。
nbsp两日前,顾府深夜莫名失火。
nbsp一场大火,将整个账房烧得干干净净。所有的账本都化为了灰烬。
nbsp只有一份由顾家家主亲笔画押,“自愿”向朝廷捐献家产之半以助“关中水利”的……认捐书。
nbsp被“恰好”路过巡夜的官兵,从火场边缘捡了出来。
nbsp而顾家家主本人,则因为“吸入过多浓烟”,至今昏迷不醒,已然痴傻。
nbsp李治再次表现出仁德,下令太医全力救治,并对其家人多加抚恤。
nbsp有一个倒霉蛋是负责审核各家账目的一位苏州府户曹参军。
nbsp此人是范阳卢氏的门生,为人精明,据说已经看出了某些账目中的“破绽”,并准备以此为要挟,向其他家族勒索钱财。
nbsp可就在昨日,他在从府衙回家的路上连同全家老小,被一伙突然冒出来的“山贼”,残忍地灭了门。
nbsp苏州府的府兵接到报案,赶到之时,只剩下一片血泊和几具冰冷的尸体。
nbsp一件件,一桩桩,似乎全是“意外”。
nbsp每一个死者,都死得“合情合理”,死得“恰到好处”。
nbsp但所有活着的人,都感到了一股发自灵魂深处的寒意!
nbsp没有人敢去猜。
nbsp因为他们怕下一个“意外”,就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nbsp恐慌,如同最猛烈的瘟疫,瞬间席卷了整个江南士族圈。
nbsp那些前几日还在负隅顽抗的家族,吓得一个个跟摇尾乞求的狗一样。
nbsp争先恐后地涌向晋王李治的行辕。
nbsp不是来送假账的。
nbsp而是献上自己的所有,以求活命!
nbsp“殿下!罪臣……罪臣有罪!罪臣,愿将家产之七成‘捐献给国库,以赎前罪!”
nbsp“殿下
第63章 江南风起[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