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为长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 九.诗将成[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  nbsp这名身材高大主考官闻言,双目微眯扫过各考房,开口道:“依我看,那名少年有些资质。”
    nbsp“王大人从新京而来,眼光自然不凡,我倒想看看入得王大人法眼的是谁。”二人闻言微微诧异,不约而同往王大人所指方向看去。
    nbsp就见考房中,一名少年端坐桌前,双眸闭上。
    nbsp“倒是有点独特。”主簿点了点头。
    nbsp一边县丞挥手唤来阅卷官:“那丙二十三号中是何人?”
    nbsp“大人,唤作李仙缘。”阅卷官答。
    nbsp“李仙缘……听着耳生。”
    nbsp“籍贯是杨家村人士。”
    nbsp县丞点头:“明白了,下去吧。”
    nbsp这时主簿轻叫一声:“咦?二位同僚请看,他动笔了。”
    nbsp考房,李仙缘对远处凉亭内状况一无所知,粗略扫完试卷,他毫不停留提笔书写,动作一气呵成。
    nbsp不足半柱香,李仙缘轻易完成两张试卷,仅余下典故与诗文。
    nbsp花了两柱香小心翼翼写完典故卷,又细心检查一番,确认无异,转头看向最后一张试卷。
    nbsp诗文。
    nbsp诗文卷大片空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诗词题目要求写描写心境变化。只要押韵扣题和最起码平仄。五言还是七言、律诗,格式不限。
    nbsp童生试分甲乙丙丁,丙以下皆为不入流。唯有乙以上或是拥有独特成绩才可考取童生。
    nbsp比如算学古言典故一塌糊涂,诗文却达到笔落惊风雨的地步,足以破格录取。
    nbsp以李仙缘目前成绩,即便不写诗文也能轻松拿乙。不过他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这次扬名机会。
    nbsp他停下笔来,微微思索。描写心境变化,此时心中的确有一首,但……
    nbsp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nbsp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nbsp这首南宋大家辛弃疾的诗是其罢官闲居下来后所写,任何有所阅历之人读之细细品味,都会深有其感。
    nbsp只是……
    nbsp要知道这世界书生也是一种体系。降魔除妖起来丝毫不逊修士。字修用笔对敌,就如在考场大门时主考官抽笔行径。文修用诗文对敌。遇到鬼怪时念诵诗词自有浩然正气涌现,并根据所念诗词性质来进攻或护体。
    nbsp契合度越高,浩然正气威力越强。而掌握契合度的方法便是多家抄写,或者自创诗词。
    nbsp之所以说这么多,便是因为一旦下笔,诗文好坏将直接惊动周遭。
    nbsp书上类似情节不止一次,某大学士冬天写赞春诗,一诗写完周遭冰雪消融,百花齐放。某大儒悼念死者,还未写完引得周围鬼哭狼嚎,阴魂缠绕有如阴间。
    nbsp这与修为无关,完全是由诗所引出。
    nbsp李仙缘一旦写出这诗,恐怕是真的诗成泣鬼神。想来诗写完,这春意盎然的考场已经是满地落叶了。
    nbsp他一不到十四岁的少年,写出这般老练诗句,那便不是天才了,而是惊悚。
    nbsp“差不多得了……以后有出头的时候。”
    nbsp李仙缘心道,十年苦读熬出头,他心情不由好了几分,思索现在写来更为合适的诗文。
    nbsp“咣——咣——”
    nbsp阵阵锣生打散李仙缘思绪,他向外看去,就见一名士卒站在青铜香炉高喊:“还有一炷香收卷!”
    nbsp再看香炉之上,三支粗香仅余下一小截。
    喜欢。

章 九.诗将成[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