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汴京诡案手札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6章 庵堂[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晨雾未散的官道上,林知夏后颈寒毛突然竖起。
    nbsp她清晰地感觉到,马蹄声在三丈处戛然而止,队伍停了下来。
    nbsp接着“哒哒”两声,有人下马落地,朝着她这个方向走过来。
    nbsp皂靴碾过晨霜,带起几滴泥水。
    nbsp林知夏垂首看那皂靴闯入她的视线。
    nbsp她呼吸一顿,低沉的男声响起。
    nbsp“大叔,来两个饼。”
    nbsp铁炉被揭开,倒扣在炉中的大饼溢出香气,混着那人身上淡淡地茶香飘来。
    nbsp林知夏转头,同旁边的百姓一起退开。
    nbsp她摸着干瘪的肚子,忽然想起自己已有两日未进热食。
    nbsp对方没有跟来,看来有时候直觉也不是那么准。
    nbsp一刻钟后,林知夏来到了静月师太曾居住的庵堂前。
    nbsp庵堂距离慈恩寺仅有半里路,说是庵堂,其实就是一间土砖搭建的小房子。
    nbsp屋檐缝隙处肆意生长的野草,残破的窗棂在风中呜咽,墙体已现缝隙,给人一种摇摇欲坠之感。
    nbsp让人意外的是,庵堂里有人。
    nbsp一位老妇正手持扫帚清扫门前的落叶。
    nbsp正厅没有门,里头供着一尊佛像,左右两边是两间小耳房。
    nbsp林知夏像一个虔诚的信徒,点香,烧纸,叩拜!
    nbsp厅内唯一的两个蒲团已经发黑,还生出了蝇虫,彰显着这里的荒败。
    nbsp做完这些后,林知夏才和那妇人攀谈起来。
    nbsp妇人只是信徒,每天早晚都会来打扫庵堂,点香。
    nbsp之后再去慈恩寺,帮僧人种地翻土,做各种杂活。
    nbsp慈恩寺周边的田地,全是属于寺庙的,这些都是香火鼎盛时,香客捐赠的。
    nbsp而这些土地的耕种,都是由妇人这样的信徒操持。
    nbsp他们任劳任怨,不求任何回报,收获的粮食和蔬菜,都会全部交到寺庙,还会跟寺里的僧人一样吃素。
    nbsp妇人已坚持了十几年,言语间颇为自豪,打扫完马不停蹄地往慈恩寺去了。
    nbsp妇人一走,整个庵堂就安静下来,只有穿堂风吹着外面的茅草呼呼作响。
    nbsp望着那两间洞开的耳房,林知夏不由自主地搓搓手臂,感觉有寒气自脚底升起。
    nbsp耳房内光线昏暗,依稀可见矮桌上放着竹筒,里面还放着一把子竹签。
    nbsp蜘蛛在上面结网,构建自己的家园。
    nbsp林知夏走进去,看到角落里,还有毒蛇褪下的干皮。
    nbsp地上厚厚的尘垢告诉她,这个房间已经多年未有人踏足。
    nbsp只因,静月师太就是在这个房间过世的。
    nbsp她的尸体,就埋在庵堂后面。
    nbsp这样的地方,没有小偷敢踏足,一切都还保持着她过世时的样子。
    nbsp林知夏缓缓走进去,拿出竹筒里,被蛛丝缠绕的竹签。
    nbsp签身已腐败变黑,其上的红色签文勉强能视。
    nbsp“净身满七朝,佛种易成胎”
    nbsp“北斗守宫日”
    nbsp“七宝莲”
    nbsp林知夏发现,很多签文中,都出现了七这个数字,这似乎是一种暗示。
    nbsp她将矮桌搬开,试着敲击木板,看是否能找到夹层。
    nbsp厚厚的尘垢让她的手瞬间变得漆黑,经过一通翻找,她在角落里找到了一卷竹简。
    nbsp纸张被广泛运用后,用竹简制书的人不多。
    nbsp林知夏手掌扫落竹简上厚厚的尘垢,看着上面古朴的刻痕,眸光微亮。
    nbsp当太平圣惠方——求子篇这几个字映入眼帘时,穿堂风带来一股淡淡的茶香。
    nbsp林知夏猛得转身——蔡阳正倚着开裂的门框

第196章 庵堂[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