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大明之秉国太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1章 通车[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421章

    通车

    半个月后,张蔷收到汇报,这次起自京畿的蝗灾,终于在真定府以北地区,逐渐被消灭,没有扩散到整个北直隶地区。

    她终于松了一口气,腾出手来收拾那些不重视,不作为的官员。

    蝗虫从孵化出来,长到能远距离飞行,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里,当地官员却视而不见,不重视,也不向上汇报,是严重失职!

    宛平、大兴两县知县,因没有及时汇报灾情,坐视蝗虫泛滥,致使地里本就不多的庄稼,被啃食一光,被撤职,其享受的银行和央企的股票福利,一并交回朝廷。

    保定巡抚孙传庭、保定府知府胡汝雨、清苑县令韩守正,因为灭蝗不力,受到警告一次,罚一月俸禄。

    房山县令薛大昉,因为灭蝗得力,受到表彰,奖励一个月俸禄。

    邸报一出,官场震动,官员们首先意识到危机:大旱后,必会产生蝗灾,大明已经连续干旱了两年,今年第三年,是蝗灾高发、频发的一年,如果不引起重视,就会丢官去职,失掉官职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掉官职带来的福利。

    其次,蝗灾是可以遏制的,甚至消灭的。

    在冬天,用火烧荒,能烧死土层里的虫卵,在幼虫期,开始人工捕杀,能大大减少成年蝗虫的数量,成虫期,利用蝗虫的趋光性,在野外燃烧篝火,大量捕杀蝗虫,能减少蝗虫飞到临近地区的数量。

    这一次奖惩处理的结果,给两京十四省的地方官员,敲了一记警钟,让他们对蝗虫的灾害,格外重视起来,纷纷贴出告示,要求百姓一见到蝗虫出土,就要及时汇报。

    张蔷也给皇家科学院的农业专家们,指出了研究方向:研究农业害虫的生长习性,找到消灭这些害虫的方法。

    再说王家村,本来就不多的庄稼,被蝗虫啃光后,村子里能走动的,都出们投靠在外做工的亲人去了,实在走不动的老幼,只能等着官府救济。

    王家二哥夫妻,带着家里五个后辈儿女,来铁路工地,投靠王石头兄弟。

    灾民的到来,增加了工地上的劳动力,让工程进度大大加快,到开平八年的冬月底,京关铁路的路基平整工作基本完成,辅设枕木,架设轨道了。

    大量的粮食积压在山海关,等待用火车运回京师。

    工程总指挥倪元璐整日泡在工地上,从北京到山海关,不知道跑了多少个来回,根本不用看少盘,铁路沿线的山川地貌,他能如数家珍地讲出来。

    这天,唐山段开始辅设枕木和钢轨,倪元璐、卢象升、遵化巡抚李昱等官员,和城投集团的刘衍等项目部成员,都来到现场观摩,京关铁路第一节钢轨铺设的场景。

    工地现场,城投集已经在轨道两边,建好了水泥站台,正好可以容观摩团站立。

    有地方官员在私下里议论:“为何要从唐山开始铺设轨道?而不是从北京或是山海关?”

    “还能为何?为了钢轨呗,你想,遵化铁厂生产的钢轨,要运到山海关去,得花多少人工?先辅好唐山这段,就可以通过轨道,用骡马拉动,就能将钢轨送到前面的工地上去,省下多少人力?”

    “也是这个理……”

    议论声中,仪式开始,工部尚书倪元璐做了一个简短的演讲,他伸手指了指西边:“大明连年干旱,内地百姓嗷嗷待哺。”

    又用手指向东北方向:“山海关下的粮食,却堆积成

第421章 通车[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