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大明之秉国太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8章 承包制[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418章

    承包制

    王家大哥觉得,还是到老东家那里干活,更稳妥一点,三哥也说:“去年答应了张管事,今年还去他家种地,咱们大男人说话不能像放屁……”

    王石头没说服两位兄长,村里人也商量着再走走看,反正种地也好,修铁路也好,得过了京师才行,到那里再说吧。

    过了廊坊,到了通州,通州是个大站,民工驿站占地二十多亩,人来人往跟赶集一样热闹,听口音,全是各地赶来的民工,有河南的、山东的,最远还有山西的,有人被官府征召来修路,有人自发组织,前往辽东种地。

    还有全家迁往辽东,分地落户的移民。

    驿站里有个市场,大到牲口马车,小到针头线脑,凡民工们能用到的东西,应有尽有。

    王石头不得不事先跟村里人,约好明日动身的时辰,否则一进驿站,很容易走丢。

    王大嫂指着驿站外面的墙边,站成一排的男男女女,惊讶地问:“哎呀,这里还有买卖人口的呀?”

    王家三嫂捂着嘴笑道:“那些都是与村里人走散的人,站在那里等人来寻呢……大嫂,待会儿你要是走丢了,就站到那里去,等我们来寻你,可别乱跑啊。”

    吓得王大嫂紧紧拉着妯娌的手,不敢松开……

    王石头与村里几个领头的人商量,决定在这里休整一天,他们一路东来,每个驿站的告示墙上,都贴着京关铁路的招工告示,关于“承包制”,他们都知道是咋回事儿了,一句话说,就是多劳多得,挣多挣少,全赁自家本事。

    村里人的意见,也分成了两拨,一部分人与王家三哥的意见一致:既是答应了张管事,就不能中途变卦,否则那还是人么?

    另一部分人,特别是今年出门的人,觉得铁路工地,比辽东近多了,早一天干活,就能早一天挣钱,他们就算再节约,每日几文钱的开销,也承受不起。

    许多人的银钱,还是找亲戚朋友借的,巴不得早一天赚钱还债。

    最终,王家村人在通州分为两路,一路六十多人,由王家三哥带领,继续北上,到辽东种地,另一路也有六十来人,由王石头带领,去铁路线上干活,王家大哥大嫂,也留在了关内。

    经过多方打听,王石头终于弄清楚了报名流程,他带着村里人的路引,来到驿站的办公大厅,大厅足有半里路长,一进去,里面熙熙攘攘,比外面的集市还热闹。

    大厅北侧,是隔成一间一间的格子,王石头已经打听过了,那些格子里,就是各府县的报名处。

    他们一路走一路找,好不容易找到保定府的牌子,却没看到清苑县,只好先去保定府的窗口打探情况。

    又是排队,好不容易排到了,窗口坐着一位书吏,他身后还有两名书吏在帮着书写文书。

    “大人,草民是保定府清苑县王家村的,有五十八人去铁路工地干活……”

    王石头递上路引,窗口里书吏接过来,仔细数了数,交给另外两人登记,他则翻着面前的登记簿:“保定府……清苑县……”

    一边填好一张登记表,递给王石头:“保定府在十九标段,清苑县在幺九零七

第418章 承包制[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