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大明之秉国太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4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个冬天,有人欢喜有人愁。

    经过廷推,温体仁终于被张蔷选为礼部尚书,纵观崇祯一朝,这位在首辅任上待的时间最长,总是有些手腕的,与另外两个张蔷毫无印象的名字相比,她觉得还是选温体比较靠谱。

    钱谦益被起复为礼部右侍郎,张蔷想要利用钱家,总得给些好处,政治就是妥协和利益交换的产物嘛。

    吕图南在张蔷的授意下,开始在《明报》上为预算制度的制定造势,倡导“量入而出”,提倡“小到一人一家,大到一府一县,甚至一个国家,都要有预算的意识。”

    商学院的徐光启,及时跟上,发文教导人们,如何做预算。

    一时间,中央各部,一面做年终总终,一面做明年的预算,据小道消息说,户部郭尚书已经发话,明年想要从户部拿到钱,就要先提交全年的预算,经核算、审计合格后,户部才会拨款。

    一时间,商学院的培训班里挤满了郎中、员外郎、主事之类的五六品官员,不来不行啊,明年整个部门的上下同事,都得靠他们吃饭,责任重大。

    然后,新上任的礼部尚书温体仁,体察上意,在《明报》上发了一篇文章,提倡开平元年的会试,增加术算题的比例,从原来的一道题目,增加到两到三道题目。

    这篇文章,一下子冲上了热搜榜第一名,盖过了沸沸扬扬的预算风潮。

    开平元年,正值三年一度的会试,时间在二月初,所以年前的京城,已经汇集了大批举子,他们读的是圣贤书,做的是八股文,何时钻研过术算?

    一石激起千层浪,登载温体仁文章的报纸,被炒到了五两银子一份的高价,许多举子买不到报纸,纷纷抄写回去仔细研读。

    有人想知道明年会出什么样的术算题?有人想揣摩尚书大人的好恶,因为明年的春闱,温尚书有可能担任主考!还有人,纯粹就是希望学习尚书大人的八股文。

    更有一些举子,从震惊中反应过来,强烈反对增加术算题的比例,理由很简单:太过仓促。

    这天下午,是张蔷例行的微服私访时间,她一般十天出宫一次,乔装易服,深入民间查探实情。

    她对明朝的理解,许多还是来自上一世读的历史书,当她身处这个时代的时候,始终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每次微服私访,都让她感受到真实的大明。

    再对比前世书上读到的大明,让她有一种站在历史高度,俯瞰众生的感觉。

    她倡导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自己必须要身体力行,每旬要深入民间,做一次社会调查。

    她常去的地方,是城里各地的茶馆,这是三教九流汇集的地方,也是各种消息流通的地方。

    今日,法安大师向她报告:有一帮江南来的举子,定下了三江茶楼的二层大厅,说是以文会友,畅论天下大势,广邀各省举子中有才名之人参会。

    张蔷听了,决定下午就去三江茶楼,听听这些年轻人都在关注些什么问题。

    姜姑姑已经能熟练地为她画男子妆:擦上深色的粉底,遮掩一下雪白的肤色;加粗眉毛,整张脸显得更粗狂一些;还用粉底遮掩了一下耳环痕。

    换上高领的夹棉中衣,外罩一袭浅蓝色的士子服,四周镶有黑色的宽边,系一条镶翠玉的黑色腰带,黑色的儒巾,黑色的千层底棉鞋,唯衣襟边通透的绿色玉佩,也腰带上的

第194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