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继承土地庙,从教黄皮子讨封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87章 龙阳的赈济[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br/>    说着,老头把拐杖放在地上,对着翁胖子磕头。
    翁胖子哪能放过这种立典型的机会。
    他连忙冲过去扶起老汉。
    “老人家,这怎么行啊,君上可是常说,要让姜国少有所依、老有所养。怎么能让您饿肚子呢?”
    “要是君上知道我克扣您的赈济粮,还不把我的皮扒了。”
    “半斤!一粒籽都不能少。”
    “麻利点,赶紧称!”
    老头接过布袋,刚入手就知道,这绝对有八两。
    他心中算了一下,八两应该多少钱。
    如果按照平价,连一个姜钱都不到。
    可是君上都平价售粮了,自己还有什么脸面要找零。
    直接把一个姜钱放入箱子,老头连忙转身离开。
    旁边那些没有姜国户籍的人羡慕、嫉妒。
    他们的目光紧盯着老头,迟迟不愿收回。
    “可怜可怜我吧,我一天没吃饭了。”
    一个妇人拉住老头的衣角,同时掀开衣衫,露出一个白白净净的婴儿。
    妇人拿出一把钱。
    “老人家,你卖给我一点粮食吧,一撮就行,一撮就行。”
    老人本想答应。
    可是一想到转卖粮食是重罪,弄不好吊销户籍。
    可有不好见死不救。
    “老朽手脚不便,家里缺个做饭的,你可……”
    “我愿意,我愿意!”
    乱世灾年,一块馒头都能换一个媳妇。
    这种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眼前的老头走路都颤颤巍巍,娶媳妇准定是不可能了。
    他就是单纯的可怜那对母子。
    反正自己每天能买半斤赈济粮,足够三口人吃了。
    而且没了老伴以后,自己一个人确实不方便。
    要有个手脚勤快的人帮衬着,自己也能轻松些。
    这时候,老头心中唯一的想法就是:一定得熬过这个冬天,自己多活一日,就能多领一日赈济粮,这对母子也能多活一天。
    可转眼,老头又想着:一天三十万口子的赈济粮,国君就是再有钱也有耗完的一天啊,自己活那么久干嘛呢。
    同样的一幕在姜国各个街道上演。
    放粮处周围聚满了人。
    有姜国户籍的,都能领一张纸,上面印刷有日期,领一日盖一个戳。
    没有姜国户籍的,都尾随这些人,推销自己。
    聪明人都明白,这种情况下,唯一的出路就是跟着姜国百姓。
    奴仆也好,丫鬟也罢,只要能被收留,被雇佣,就有活下去的机会。
    刚开始他们还悄悄地,背着人商谈。
    后面有些大胆的,直接高声喊出自己的特长等,恳请好心人收留、雇佣,甚至婚配都可以。
    现在刚开始,自己还有的挑。
    再扭捏作态,等人家都有了合适的对象,自己就剩下了。
    放粮的官吏视而不见。
    一时间,人们都搞不清,这到底是规则上的漏洞,还是有意为之。
    无论如何,姜国总算稳定下来。
    登记婚姻的也猛然暴增。
    毕竟户籍上多一口人,就能多买一份赈济粮。
    也有人家开始为了“长远打算”,决定努力造人,添丁加口。
    凛冬之下,春意盎然。喜欢继承土地庙,从教黄皮子讨封开始请大家收藏:

第1787章 龙阳的赈济[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