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继承土地庙,从教黄皮子讨封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24章 老乡见老乡[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丹阳,楚国的“龙兴之地”。
    这里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繁华、富饶。
    按理说,楚国应该对丹阳倾注资源进行建设,好好打造才对。
    实际上楚国对这里并不重视。
    至少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重视。
    首先,丹阳穷山恶水,交通不便,根本就是蛮荒之地。
    周天子对楚国的尿性,根本不可能封给他们什么好地段,甚至可以说,丹阳是当时最差的地方。
    其次,楚国只擅长开疆拓土,不擅长治理内政。
    最后,这个问题非常普遍,也非常耐人寻味。
    岳川看着丹阳老破小的城池,衣着丑旧脏的人们,心中想到了上辈子世界里的历史。
    朱元璋开局一个碗,最终坐了江山。
    富贵不还乡,就是锦衣夜行。
    所以老朱花血本建设老家,甚至动过定都凤阳的念头。
    奈何,凤阳先天条件不足,后天成长有限。
    老朱又是迁徙富户,又是征调工匠,砸了各种物资、人手、政策……
    结果,叮叮当当十几年,凤阳别说变好了,甚至还不如当初。
    种种原因之下,活不下去的凤阳老乡纷纷逃难。
    还有了“凤阳花鼓”。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骡马。
    小户人家卖儿郎。
    奴家没有儿郎卖。
    身背花鼓走四方。
    说是走四方,其实就是乞讨,这些人还都是当朝皇帝的老乡,其他地方是赶也不敢赶,骂也不敢骂。
    种地负债累累,乞讨身家百万。
    这个道理古人也明白,所以凤阳的乞丐滚雪球一样壮大,逐渐成了一种职业。
    你要说朱元璋不会治理天下?
    老朱的能力还是可圈可点的。
    问题,能治得了天下却治不了老家,这是什么道理?
    岳川觉得,还是那句话:清官难断家务事。
    牵扯到家务事,牵扯到宗族里的叔伯兄弟,那真是怎么做都不对,干什么都憋屈。
    皇帝也不例外。
    这种事,只能说是人的劣根。
    上辈子世界里,很多发家致富的老板,回老家后都被乡亲们软硬兼施的逼着修路、盖房、发钱。
    这种新闻还不少。
    还有老乡要找活,给子侄后辈讨要工作。
    你以为他是要正常的工作?
    不,他就是想要那种活不多钱不少的工作,最好是什么也不干还能拿钱的。
    有太多工厂企业,就是安排老家亲戚,安排垮了。
    老家的人去厂里上班,管不得、说不得、委屈不得。
    一个伺候不好,回到老家小嘴一吧嗒。
    得了,全村人都知道了。
    上辈子的世界里,但凡是有点名气的企业家,一看简历——祖籍XX。
    发家致富的地方都不是老家。
    换句话说,在家门口基本都干不出什么名堂。
    无它,老家的人太难伺候。
    他们可以有恃无恐的伤害你。
    因为他们知道,你们是亲人,你不敢把他怎么样。
    他们不怕法律的制裁,因为他们笃定,你害怕老家的风言风语。
    有人会奇怪,为什么这些富商、老板、企业家就任由老家的乡亲们摆布呢?
    归根结底两个字——宗族。
    就在岳川站着不动琢磨事的时候,丹阳城门口的人们议论开了。
    “哪个是子申?”
   

第1124章 老乡见老乡[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