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塑强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4章 士族反扑[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就在蔡正离开京都洛阳六天后,东莱士族的信使,已经快马进了洛阳。

    一股暗流开始在京都涌动。

    士族这才明白,原来“农庄之策”是要动摇士族豪绅的根本,甚至是要把士族连根拔起。

    士族存在多久了?

    可记得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动的就是士族的根基。虽然没能把士族连根拔起,但根基已经动摇那是肯定的。

    谁推翻了秦朝?

    可真不是贫苦百姓。

    推翻秦朝的,是六国的士族。陈胜吴广一起事,趁着秦朝腹地空虚(秦兵都被调到岭南和北方戍边了,而秦自身的人口也分别迁徙往各处,其中仅岭南就迁徙了五十万人口),山东六国贵族势力纷纷起兵,利用山东六国的百姓心尚在怀念故国之机,一直打到秦都咸阳。

    可火苗不是陈胜吴广点燃的吗?

    按现代出土的秦律法,赴徭役途中,路上遇雨等意外,是不惩罚的。所以,在大泽乡因雨而停,根本没有要被砍头的律法。

    当然,和陈胜吴广一起前往渔阳的贫苦百姓,肯定是不懂律法的。所以,陈胜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

    如果没有事先商议,吴广会马上同意陈胜起兵的提议?而且他还跟着鼓动。

    就凭陈胜能说出“燕雀安适鸿鹄之志哉”,就知道陈胜是读书人,而不是贫苦百姓。

    反正史书上说陈胜是长工,吴广也是贫苦人家,作者本人是不信的。

    至于塞入鱼肚子里,上书“大楚兴,陈胜王”的布帛,那更是鬼扯,现代是没有人相信的。

    反而,鱼肚子里的“大楚兴,陈胜王”和晚上有人在篝火外鬼叫“陈胜王”,可见,这支徭役队伍中,被士族安插的人绝对不止陈胜吴广二人。而且,要造反必然是谋划已久。

    否则,谁来写“大楚兴,陈胜王”的布帛?那个年代,识字的人都不多,会写字的人可就更少了。何况还要提前准备布帛并塞到鱼肚子里。

    谁又会听陈胜的忽悠,在荒郊野外去叫唤“陈胜王”?

    那可是九百多人,单凭陈胜吴广两人忽悠,恐怕没个十天半月,根本忽悠不过来。

    笔者当年学这段历史时,就曾向老师提过一个问题:“陈胜只是一个长工,他怎么会懂这么多呢?又会写字,又知道造反后马上任命自己为将军,还能说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样的话?”

    反正当时老师没给我一个靠谱的回答,估计他作为一个中学老师,可能也回答不了。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

    不过,现在是东汉末年,距离推翻秦朝,也才三百多年,或许历史还没被篡改得那么厉害。

    那些朝廷重臣可是知道,各国士族之所以那么痛恨秦朝,亡国之恨还在其次,真正的原因是秦始皇推行的郡县制,动了他们称霸一方的根本。

    这才过去三百多年,又有人来动他们的根本?而且这次可比秦始皇厉害多了,不仅让皇权下乡,而且还让士族豪绅空有无数田地,却没人给他们耕种。

    等有朝一日,再彻底废除奴隶制,士族豪绅们,连种

第74章 士族反扑[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