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时间沙:我在时间缝隙里整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0章 元[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西、湖广。而山东、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地则称为“腹里”,由中书省直辖。
    四等人制
    “四等人制”,是元朝统治者为维护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所建立的制度,蒙古人作为统治民族列为第一等级。其次根据所征服地区民族的时序,又依次分为色目人、汉人、南人三个等级。并认为四等人的政治待遇有所区别,在任职、科举、刑律等方面,均有不同的待遇。“四等人制”一词最早是由民国学者屠寄在《蒙兀儿史记》中提出的,屠寄曾是清朝官员为清朝写史。虽然学术界迄今并没有发现元代实行过四等人制的法令,但这种划分却反映在一些政策和规定中。汉人和南人如当兵则不许充宿卫,如当官也往往只能做副贰。仅有如吕文焕、史天泽、贺惟一等个别汉人高官。从元朝的一些政令和律令看,蒙古人在法律上享有特权,而汉人和南人在法律上、科举上其实根本没有区别,汉人可能在选任、提拔某些地方官员时,获得信任相对较多,会比南人有一些微弱的优势。
    元朝政治制度
    元朝与蒙古帝国的皇位继承异于中国历代朝代,采取库力台大会推举的制度,由王室贵族公推大家的领袖。而元朝皇帝也是兼任蒙古帝国的可汗,由于元世祖的汗位没有经过库力台大会的认可,使得四大汗国纷纷不奉正朔,直到元成宗方恢复宗主关系。
    元朝的五言诗
    共262个词条3932阅读
    题苏武牧羊图
    《题苏武牧羊图》是元末诗人杨维桢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为点题之笔,由图像麒麟阁而追述苏武忠贞品格;中间两联选取了极富代表性的细节,体现苏武不畏艰难而始终心向汉室的精神;尾联则以李陵泣别作为反衬,更见出苏武人格的崇高。诗人在这首题画诗中,热烈歌颂了苏武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崇高民族气节,悲壮深沉,慷慨激越。
    归舟
    《归舟》是元代诗人揭傒斯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写春回大地而诗人在风雨中独自归乡;颔联写舟行之快,大船顺流而下;颈联写两岸景色和人文习俗;尾联写水上波浪争着上下起伏,路途的艰难;自然界行路的艰难,更抒世事艰难、官场险恶;此诗抒发了诗人归途中得到的感慨。全诗流畅冲和,天然浑成。
    东阳道中
    《东阳道中》是元代诗人黄镇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晨起
    《晨起》是元朝诗人张养浩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中国历史时期及朝代
    共25个词条352.7万阅读
    夏朝
    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
    商朝
    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周朝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
    秦朝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元朝齐王国藩王
    共3个词条8210阅读
    孛儿只斤·失烈门
    孛儿只斤·失烈门(
    Silemun,意为生铁,?
    1252年),又译失列门、昔烈门、昔列门。蒙古宗王。窝阔台之孙,阔出之子。
    王保保
    扩廓帖木儿(K?ke
    Temür,蒙古语意为“青铁”,?—1375年?,关于其卒年的不同说法,参见人物争议目录)。蒙古伯也台部人,生于光州固始县,汉名王保保。元朝末年将领。他的父亲是元翰林学士承旨、太尉赛因赤答忽,母亲是元末将领察罕帖木儿的姐姐,后被舅舅察罕帖木儿收为养子。元末农民起义时,他跟随察罕帖木儿组织地主武装,镇压红巾军。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察罕帖木儿遇刺身亡后,他独当一面,并卷入元廷党争及军阀混战,曾被封为河南王、中书左丞相。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明朝攻占大都,他自山西退至甘肃,在沈儿峪被明军击败后于至正三十年(1370年)北奔和林,辅佐北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力图光复大元江山。宣光二年(1372年,明洪武五年)大破明军于漠北,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天下奇男子”。后卒于哈剌那海之衙庭。(概述图片来源)
    孛儿只斤·月鲁帖木儿
    孛儿只斤·月鲁帖木儿(?—1329年),元朝宗王。又译月鲁铁木儿。成吉思汗弟合撒儿五世孙。
    元朝的诗文作品
    共1604个词条5.2万阅读
    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散曲。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山坡羊·潼关怀古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作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此曲抚今追昔,由历代王朝的兴衰引到人民百姓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全曲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
    我侬词
    《我侬词》是元代女书画家管道昇的诗作。管道昇的丈夫赵孟頫想纳妾作了首小词向管道昇示意,管氏作《我侬词》以答复。她把他们夫妻巧妙比喻成泥人,向丈夫表达了白头偕老的愿望,而这些都是小妾所不能给予的,夫妻双方都要对彼此忠贞负责任。此诗用喻新警,用词婉转,而字里行间暗藏机锋,透出铿锵英气,绵里藏针。
    天净沙·秋
    《天净沙·秋》是元代曲作家白朴创作的一首写景散曲,作者通过撷取十二种景物,描绘出一幅景色从萧瑟、寂寥到明朗、清丽的秋景图。这是一首描写当时社会的抒情曲,写出了诗人由冷寂惆怅之感到开朗希望的情怀。这篇散曲用笔精深,风格独具,婉约清丽,意境新颖,颇有词的意境。

第230章 元[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