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秋晋国风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1章 伯宗说鞭长莫及[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  于是伯宗挑了个日子请了几位要好的大夫一起喝酒,伯宗夫人全程伺候。
    散后,伯宗问夫人通:“现在,夫人觉得为夫如何?”
    夫人答道:“从今天喝酒的情况来看,您与几位大夫在谈论时,大家的确不及您。
    但是,夫君呐,您可知道,现在百姓已经对国君不满不止一天了,晋国也许将面临着内乱。
    您性格如此刚烈,言辞如此激烈,妾还是担心万一国家有变就会牵连到您!
    但是,妾亦知,本性难移,您的性格已经没办法改变了。
    既然如此,那妾提醒您多结交贤能的大夫,万一出现危机,至少您可以让儿子州犁得以保全吧。”
    州犁,即伯州犁,伯宗的儿子。
    伯宗见夫人仍旧这么说他,很不高兴,但也对夫人嘱他多结交贤能大夫上了心。
    后来,伯宗被人陷害而死,但他的家人因为有晋国贤大臣保护故得以幸免。这是后话,我们以后再讲。
    因为伯宗登上春秋舞台,所以讲了讲他的故事,其实,讲的主要还是表现伯宗夫人之见识。
    后来,西汉大儒刘向把伯宗夫人列为烈女传里的一位代表人物。
    现在,围绕着到底要救宋国还是不救宋国,这位宋国公族后裔伯宗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伯宗一开始便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什么意思呢?
    就是马鞭虽长,但只会打到马头或者马屁股上,马的肚腹那里是够不到的。
    老天最近是在眷顾楚国,而不是我们晋国。我们虽然也很强大,但还是不要违了天意,不要与楚国发生战争了。
    这就是成语“鞭长莫及”的典故。
    晋国主战派马上反对:如果不救宋国,那我们晋国将失去宋国,而且从此见死不救的名声将一直套在晋国的头上。
    伯宗笑了笑,用他那文皱皱的语调道:“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贪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
    这又是什么意思?
    伯宗对大家说,是屈是张要心里有数。江河湖泊能容纳污浊之物,山林草莽能隐藏蛇蝎障气,上好的美玉也有瑕疵,国君应该会忍受羞辱,这些也都是合乎天道的。
    我们还是再等等看吧,与楚国开战,不是这个时候,需要时机啊。
    伯宗同志又给我们发明了几个成语:藏污纳垢、瑾瑜匿瑕。
    其中,瑾瑜匿瑕后来比喻美好的事物也有瑕疵,但往往看不到,这说明美好可以吸收瑕疵。
    我们看一个人,他表现得很完美,几乎找不到他的任何缺点。
    只是,但凡是个人,总是有缺点的。只是他的优点太多太突出了,所以我们也便忽视了他的缺点,这便是瑾瑜匿瑕。
    众人皆不说话了,有的人心里在想,你伯宗作为宋裔都不想去救宋,我们着什么急?
    于是,晋国决定不救宋国。但至少要让宋国人知道,晋国一定会去救他们的。
    晋景公的使者急赴宋国:“兄弟们,顶住啊,援军很快便到!”
    晋国答应出兵救援了。
    宋国人民一片欢呼,士气又大涨了起来,全城动员,全民皆兵。
    楚庄王一边关注着晋国的动向,一边下令继续攻城!喜欢春秋晋国风云请大家收藏:

第201章 伯宗说鞭长莫及[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