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秋晋国风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8章 晋楚两霸邲之役(1)[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自认为自己的这一通慷慨激昂的话会立即得到大家的认可,然后大家都支持自己,纷纷表示继续进军。
    谁料,先縠这顿大炮一轰,与会的中军将荀林父、上军将士会、下军将赵朔、下军佐栾书等大人物们个个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他,好象先縠是火星球来的怪物。
    对了,上军佐郤克留守国内,未参加此次救援郑国的行动。
    栾书刚进入晋国六卿班子,再加上本身为人低调,这样重大的决策,他不敢轻易发言。
    荀林父、士会、赵朔这三人,心里都在想:
    你先縠真是一愣头青啊,你小子刚进入六卿班子,知道什么是战争么?知道什么是政治么?救援郑国,难道就非得与楚军一战?
    他们都很清楚,晋国的内部斗争非常激烈,与楚军一战,胜利了当然是好事,但万一失败呢?
    万一失败,那得承担责任!
    别看大家现在都是光鲜耀人的六卿领导班子成员,后面不知有多少大家族在盯着这些个领导班子职位哩。
    自城濮之役以来,晋国在将佐们几乎都形成了一个共识:能不碰楚军,则坚决不碰!
    担心被楚军打败是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冒着巨大风险与楚军开战,哪怕是打胜了,对这些卿大夫们的现实利益也是有限的!
    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因为与楚军开战,哪怕是胜利了,也不能替晋国夺取土地!
    与楚军的战役,战役目的几乎都是为了救援晋国同盟圈的小弟,而不是与楚军抢夺地盘。
    既然如此,哪怕胜利了也只能是抢得一些战利品,而不是土地。
    没有土地的获得,那就得不到国君在土地上的赏赐。
    这样的胜利,对晋国来讲是战略层面的争霸需要,当然是好的。
    但对卿大夫们来讲,除了一个荣誉,没有任何实在的封赏。
    城濮之战那么大的战果,当时的晋国国君晋文公封赏土地给谁了?
    一个也没有!
    要想在与楚军作战中获得土地,除非晋军直接进攻楚国本土,夺取楚国城池!
    但那是不现实的,楚军的强悍是天下尽知的。
    春秋走到今天,只听说过楚国吞并了哪些诸侯以及灭亡了哪些国家,扩张了多少地盘,没听说过有哪个诸侯敢侵占楚国的地盘的。
    晋国当然也做不到,至少现在去讨伐楚国是不明智的。
    想当年,齐桓公在时,组织了八国联军想要给楚国一点颜色看看,结果还不是无功而返?
    正因为如此,晋国自先轸以后,无论是谁担任中军元帅,都心照不宣地遵守着这样的一未成文的规则:
    尽量不与楚军正面冲突!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潜规则在,所以,当荀林父听说郑国已经投降楚国,而楚军此时尚在郑国,他当即便作出了撤军的决定。
    他的这个决定,士会、赵朔这样的政坛老手当然是拥护的。
    但先縠却是一个刚刚靠着祖上的功勋进入卿级班子的年轻将领,他只想着赶快立功,根本没去想立不了功的后果,更不懂晋军尽量不与楚军直接对抗的潜规则。喜欢春秋晋国风云请大家收藏:

第188章 晋楚两霸邲之役(1)[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