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东汉不三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14章 分化纳降 谈笑定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折扇轻轻敲击着长安城的标记,发出笃笃声响,34;依我之见,不如将部众分散安置于城中各处,如此彼此照应也更为便捷。34;话音未落,手指重重抵在魏延驻守的营帐图标上,34;凉王出征前,已将留守重任托付于魏延将军。自今日起,张将军麾下所有兵马,皆需听从魏将军调遣。34;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死寂瞬间笼罩整个营帐。杜雄腰间的兵刃几乎要被攥得变形,青筋在粗糙的手背上暴起,老谋士却如老树盘根般死死按住他的臂膀。张燕的目光死死钉在李儒锦袍下摆的暗纹上,袁绍铁骑踏碎黑山村落的惨状在脑海中不断闪现。帐外,积雪压断枯枝的脆响突然传来,惊得他浑身剧烈一颤——三十万妇孺的生死,此刻全系于眼前这位谋士轻飘飘的几句话中。
    nbsp老谋士佝偻着身躯,颤巍巍凑近张燕。枯树皮般的手指悄然勾住对方铁甲缝隙,浑浊的眼珠警惕地扫过帐中李儒的身影,沙哑嗓音压得极低:34;将军,长安看似底气十足,实则定是兵力空虚!34;他的指甲几乎掐进张燕皮肉,34;骤然接纳数十万老弱,光是安置粮草便是天大难题,更别提将军麾下数万青壮;
    nbsp张燕浑身一僵,感受到脖颈后泛起的寒意。老谋士继续低语,喉结剧烈滚动:34;在他们眼中,咱们既是雪中送炭的援手,更是卧榻之侧的隐患!若执意保留部众独立,西凉岂会安心。34;话音戛然而止,他重重扯了扯张燕衣角,凹陷的眼窝里满是警告。
    nbsp帐外寒风呼啸,却掩不住张燕粗重的喘息。他望着李儒若有若无的笑意,终于明白对方为何对袁谭军情如此轻描淡写,他不光防备着袁谭,还在防备着他这数十万人——这看似妥协的安置之策,实则是将黑山军连根拆解的毒计。而此刻,除了点头应允,他们早已无路可退。
    nbsp34;好!好!好!34;张燕额头重重叩击地面,发出沉闷的声响,冰雪混着血渍在他额头绽开斑驳的印记,34;先生深谋远虑,张某愿一切听从安排!34;他本也就是想带着这些人在乱世中求一条活路,再说他们这么多人,人家防备他们也是应该的。
    nbsp34;好汉子!34;李儒手掌重重落在张燕肩头,看似亲昵的动作却暗含力道,34;日后在凉王麾下,建功立业的机会多的是!34;他转身望向帐外流民营地中星星点点的篝火,竹骨折扇轻点,语气似感慨又似威胁,34;至于那些老弱妇孺......总算能在西凉的庇佑下,睡个安稳觉了。34;
    nbsp李儒倚着座椅,手指轻叩膝盖,目光扫过帐外连绵的流民营帐,突然轻笑出声:34;云禄姑娘,你与董白即刻启程回长安。34;他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34;告知你父亲,命魏延将军整理军帐,安置大军。还有,整理出来百姓住的地方——三十万百姓,总不能让他们冻死在城墙根下。34;
    nbsp马云禄攥着缰绳的手指微微收紧,清亮的杏眼蒙上一层困惑:34;军帐倒是简单,之前我兄长在长安之时,至少驻扎十几万大军,怎么都好安排,但是安置数十万百姓,需调配粮草、划分居所、搭建临时棚屋......这般繁杂事务,父亲怕是难以周全。34;
    nbsp李儒却不慌不忙,将折扇在掌心转了个圈,扇骨敲在案几上发出脆响:34;白儿,你说呢?34;
    nbsp董白歪着头,玄甲上的麒麟纹随着动作轻晃,朱唇微启:34;我虽跟着姑父学了些谋略,可这等民生大事......确实无从下手。34;她水汪汪的眼眸望向李儒,带着几分撒娇的意味。
    nbsp34;长安卧虎藏龙,岂会无人能担此重任?34;李儒突然起身34;荀彧荀文若,当日辅佐刘辩治理长安,仅凭一纸政令便能让商贾开仓放粮。自刘辩;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阴霾,34;故去后,他虽闭门谢客,可那治国安邦的本事,总不会跟着埋进土里!34;
    nbsp李儒看着董白露出狡黠的笑意:34;你去请卢婉同行——他给心系刘辩,不肯出山,偏偏咱就把卢婉叫去,凭卢婉之前皇后的身份,再加上你这未来凉王妃的身份;他突然压低声音,扇骨指向帐外瑟缩在风雪中的流民,34;直接将荀令君架上城头!让他看看那些冻得发紫的孩童,瞧瞧啃着树皮的老妪!我倒要看看,这位心怀天下的荀令君,还能否袖手旁观?34;
    nbsp董白眼眸顿时亮起,清脆的笑声惊飞檐下寒鸦:34;还是姑父妙计!荀令君见不得百姓受苦,定会全力相助!34;李儒抚须大笑,帐内的众人皆觉得这老头多智如妖。而此刻帐外,风雪依旧呼啸,三十万流民的命运,却在这场谈笑间悄然转向。
    喜欢。

第914章 分化纳降 谈笑定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