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第一搅屎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1章 找谁说理去?[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58小说]https://m.58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中策……儿臣认为,向朝廷投降也是不错的选择。

    只要朝廷能答应放过咱们,大不了将军队解散,义父也能做个富家翁。”张定国又道。

    张定国深知朝廷不会那么容易相信他们会投降,毕竟他义父在此之前,已经投降了好几次,每次都是渡过难关后立马反叛。

    而根据他对大明朝那位崛起新贵的推断,那张世康也不会轻易接受他们投降,多半会附加很多苛刻的条件。

    比如解散军队,并对他们严加看管,不许他们四处乱跑,不许他们科举等等。

    但不论怎样,总归是能活。

    然而张献忠听了这话眉头皱起就没有舒展开来。

    “我儿还是太天真了,你可知道咱们犯下多少罪行?

    你爹我还跟李自成那狗东西,一块刨了朱明的祖坟。

    听说朱由检那厮小肚鸡肠的很,又多疑,咱们若是真的交出兵权投降。

    估摸着没多久就会死于非命,这个中策不好,不好!”

    张献忠对朝廷是没有丝毫信任度可言的,正如同他认为朝廷不会再相信他一样。

    张定国似乎已经猜到义父不会选中策,所幸是义父并未因此苛责他,便又继续道:

    “上策,朝廷既已决定攻打四川,而咱们又无险可守,四川已经待不下去了。

    儿臣以为咱们或许可以去往云贵,儿臣已经探明了两条可以通行去往云贵的路。

    只是山路崎岖,或许很多东西带不走。

    但只要咱们逃出四川,或去云南、贵州两省占山为王,或经云南去往旧港,都是可能的出路。”

    以张定国的判断,朝廷这次对四川是志在必得的,即使他们可以挫一挫朝廷军的锐气,毕竟朝廷军也只有几万人。

    可是张定国却知道,朝廷军随时可以调动更多的人马来,他们即使赢得一时,早晚还是个输。

    攻守之势已异,如今是朝廷可以输一次、十次,可他们再输一次,可能就是灭顶之灾。

    然而古往今来,上中下三策之说,一般决策者都很难去选择上策,甚至选中策的都少。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所谓的上策,一般都不是决策者会考虑的,即使知道那样做或许是对的。

    可张献忠是谁,曾经的八大王,现在的大西国皇帝,现在让他去占山为王,做个山大王。

    如今孰胜孰负还尚未可知的情况下,就灰溜溜逃往深山,是懦夫的表现。

    至于那旧港,山高路远,人生地不熟的,前程也是未卜的,鬼知道那边是个什么情况。

    “还是你那下策好,不对,我儿你是说反了吧,那该是上策才对。”张献忠嘀咕了一句道。

    “只要咱们能打赢朝廷,只需要一次大胜,为父必当穷追不舍,直到将他们赶出四川。

    只要咱们能扼守住通往四川的那几条道,朝廷再想进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张献忠十分笃定的道。

    不论如何,入川的朝廷兵马也只有那点人,只要他拼一拼,总是有机会的。

    张献忠不怕死,却怕窝囊的死,他连老婆孩子都不在乎,唯独在乎是否痛快。

    所以他认为这义子的上策是下策,下策是上策,至于中策,也是太过窝囊,不好不好。

    “儿臣……皆听义父的。”张定国心里叹了一口气站起身来,躬身拱手道。

    他早在来的路上,就猜到了是这个结果。

    他太了解自己这个义父了。

    但即使知道是这样,作为臣子,该说的他还是要说。

   

第521章 找谁说理去?[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